1)第十一章 乌克兰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曾经苏联的核心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乌克兰,乌克兰自从脱离了苏联的束缚后,就一直是欧洲以及美国所非常眷顾的对象。长期的政治压力,经济胁迫,以及国内动荡的政治气氛,都让这个刚刚从苏联中走出来的东欧国家变的步履蹒跚。

  无论是04年的橙色危机,还是此后诸多的政治危机,显然都在一步步的逼迫乌克兰在欧洲与俄罗斯之间做出重要的选择。

  近10年来,美国政府通过“自由援助法”和美政府各部门制定的名目繁多的“单项计划”向前苏国家提供的财政援助总额已超过210亿美元,可是这些大把的绿色票子却并非免费的午餐,作为受到援助的先决条件,首先受援国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以利于提高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安全;其次,美与受援国的进一步合作应以该国在“民主社会和市场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基础。

  可是作为曾经的苏联的一部分,乌克兰却知道自己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到底有多难分割,不但大量的石油,天然气,需要从俄罗斯进口,相应的当量的农副产品也需要俄罗斯这个巨大的市场,相比之下,美国的那点援助显然只是杯水车薪。

  就是处于这种双方的压力与矛盾中,目前乌克兰所处的危机,恐怕已经到了无法选择的地步。

  欧洲各国对于美国特使的秘密工作访问并没有表现出太过惊讶,至少在他们看来,这应该是美国点燃战火之前的一次必要的说明之旅,显然,对乌克兰的行动就要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了。

  长期以来,欧洲对于国家的定义与思考方式要简单的多,对于任何与之有关系的国家,欧洲一直存在着两种选择,第一,强大的,与之联合,弱小的则毫不留情的剥削,当然,这两点之前还要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对于将要剥削的国家,至少在动手之前,要充分了解到剥削行动是否会损害到欧洲的利益。

  相比于几个月就搜罗到数十个国家,几十万大军的伊拉克战争,这次在对乌克兰的态度上,欧洲各国的态度上多少有点迟疑,伊拉克的问题不同,欧洲需要的是伊拉克的石油,而不是伊拉克的人民和萨达姆,只要站在这一点上,那么事情就变的简单而可以理解了,对于伊拉克的战争充分说明了,单一的产业产业远没有想象的具有威胁性。

  而对于乌克兰来说,事情要复杂一点,在乌克兰6040万公顷国土中,农业用地有421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近70%,这个素有“欧洲粮仓”之称国家,粮食的出口关系着相当多的国家的基础利益,所以在对于乌克兰的问题上,欧洲似乎更偏重于文雅一点的方法。人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显然这些非武力的手段在欧洲看来,显然更适合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