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6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而在孙策撤出豫州之后,曹操几次与谋士会议,最终确定,与孙策刘表一定要结盟,否则必然会输。

  戏志才亲自前往荆州,说动刘表。即便当初曹操孙策背刺过他,但刘表审时度势,知道唇寒齿亡的道理,因此也不得不出兵相助。

  于是就在朝廷放出风声,准备派人接手豫州的档口,刘表大军由文聘统帅,越过大别山山区,北上进入汝南郡境内,然后过汝水直奔陈国,于陈留与陈国边境一带的扶沟拦住了陈暮。

  对于刘表的这种作死行为,陈暮也没有手软。跟刘备这边处于僵持阶段不同,陈暮则一直对文聘军队采取围攻措施,双方打了十多天,最终被陈暮断了粮草击败。

  没办法,荆州军队强于水师,陆军当中的精锐战斗力放在中原地区,只能跻身于二线。而他们的普通士兵,那战斗力惨不忍睹,比郡兵还要差。

  所以面对陈暮如狼似虎,最精锐的中央军部队,即便文聘带了三万人马,与陈暮的兵力相当,但双方在扶沟濄(wo)水以北的野外相遇,一场大战之后,文聘居然损失了三千多人,而朝廷军才死几百人。

  这样的差距让文聘意识到在野外鏖战根本不可能是朝廷军的对手,因此大败之后,急忙收拢溃卒,撤退数十里,原地安营扎寨,试图利用营寨防守住敌人的进攻,达到拖延的战略目的。

  然而文聘虽然已经清楚地了解到他们与朝廷军在正面硬刚上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没想到差距比他想象的还要大。陈暮在这十多天内,连续发动了数次进攻,攻势排山倒海。

  实际上文聘要想阻拦陈暮,只能选择野外拦截。如果他跑到一座城池里面,依靠城池的坚固进行防守,人家又不是傻子,直接不跟你打,绕道走不就行了吗?

  陈留南面的地形又不像官渡一带,周围几十里都因为泥沙淤积而造成土质柔软,不好绕过。陈暮完全可以不搭理他,直接北上,要么汇合刘备,要么直扑曹操的后方断曹军后路。

  因此一开始文聘确实只能在野外拦截。

  大战之后,他就知道了什么叫残忍,前军五千人瞬间全军覆没,也就是他还算谨慎,在看到前军一触即溃之后,就立即下令撤军,才没有让自己三万人全都折在那里。

  现在他原地结营驻守,陈暮已经算是把他击溃,让刘表北上支援曹军的战略意义彻底失去了效果,此时就可以做两个选择。

  一是不理会处于坚守状态下的文聘,直接北上。

  二是把荆州军彻底消灭。

  陈暮选择了第二种,因为他认为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曹操他要拿下,刘表他也要拿下。

  荆州军可战之兵本来就少,这些军队虽然在关东只能算三线部队,可在荆州已经是拿得出手的兵马。

  如果全歼在这里,对于刘表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