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五章:甘泗的悔恨,一个个有名字的牌位。_秦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手中的茶杯,面露思索,随后轻声说道:“我相信他们!”

  说话间。

  白衍也清楚这番举动背后,到底会有什么后果。

  杨端和老将军的话,的确是正确的,无论如何都应该派遣亲信或者将领去边骑才是,到时候就算出了任何问题,有嬴政的宠信,都不会被追责太严重。

  然而白衍更清楚。

  赵边骑本就是赵国精锐,曾经在李牧麾下骁勇善战,如今虽然降服,没有反叛之心,但不代表赵边骑心中真的没有担忧。镮

  在代郡以及其他有谋反的士族眼中,无时无刻都不在想着让赵边骑反叛,此前那些细作便是例子。

  眼下若是让赵边骑北上,若是派遣亲信或者铁骑将领过去,那才是正中代郡以及其他士族的下怀。

  既然此前赵边骑没有被那些细作挑拨,依旧留下。

  那么眼下白衍自然以要以心换心,以诚还诚。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背后,本就要冒险,后世无数将领都证明,在可以提前预防的情况下,大事者,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冒险,而事后得到的回报,也远远超乎人的想象。

  “既然如此,那老夫也不再说什么。”

  杨端和听到白衍的话,没有再劝下去。镮

  毕竟在领兵这方便,白衍虽然年纪轻轻,但却有独自的领兵之道,而此前以血战扬名的白氏铁骑,便是最好的例子。

  “老夫这段时间,便会安排以工代赈的那些人,去接手边骑之事。”

  杨端和轻声说道。

  “有劳杨老!”

  白衍点点头,对着杨端和辑礼道。

  以工代赈,最早的记载,始于春秋齐国齐景公执政时期,为齐国大夫晏婴实施,就是那个楚王想用狗洞侮辱的齐大夫,结果晏婴便用造访“狗国”还是“人国”来机智应对。

  而以工代赈也是出自晏婴之手。镮

  齐景公时,齐国发生饥荒,大夫晏婴上书谏言发仑粟赈济,但景公没有同意。

  当时景公正计划建筑一个路寝,路寝也就是古代君王处理政务要事的宫室。

  于是晏婴便假手筑台之名,行赈灾之实,他命令下属官吏以高酬雇佣灾民,并加长道路,有意宽缓竣工日期,把路寝筑得高大宏伟,等三年之后,既建成了路寝之台,也使灾民得到生息。

  路寝完工之后,齐景公见到路寝规模,埋怨晏子把路寝筑得太高,过于劳民伤财有罪于民。

  晏子解释说,宫室高大与否,本身不是主要的,关键是看对民众是否有利,对民众有利,则不是奢侈,不但不是有罪,而且是对民有功,过去夏桀王修建灵台,那才是劳民伤财有罪于民。

  齐景公想了想,最后发现确实是这样,于是表示赞同。

  这便是记载中最早的以工代赈。镮

  雁门历经天灾人祸,百废待兴,尚未春耕,耗费粮粟之余,白衍很早之前便下令以工代赈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