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六章:朱元璋对倭寇的看法_大明:开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伯拿了十多个土豆去做饭食,全部搞完也需要将近一个时辰。

  朱元璋便和大孙闲聊起来。

  朱元璋什么人没见过,大风大浪走过来,自然明白自家大孙对于西域,海外,有种特别熟悉的感觉。

  在欣喜之余,又不由有些心疼。

  大孙才多大呀,今年也不过十八岁吧。

  八岁的年级开始闯荡,打下这偌大的基业,还如此熟悉西域和海外,其中的艰辛,朱元璋自己能够体会得到。

  当初朱元璋能打下这大明江山,靠也是敢拼敢打,加上马皇后,以及诸多兄弟,还有义子们的帮助。

  这么多年下来,也吃了不少苦头,经常提心吊胆的过着日子。

  可想而知大孙的路,走得多么的艰难。

  不过转过头,看着大孙言笑晏晏的模样,朱元璋心里极为欣慰。

  不管怎样,都过去了,多艰难也都走过来了。

  想到刚才大孙对海外的了解,朱元璋不由问道:“倭寇之患,大孙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治理没。”

  对于倭寇,朱元璋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

  建国之初,洪武元年,朱元璋派使者出使周边各个国家,别的小国都是乖乖臣服,唯有日本不仅不臣服,还趁明朝刚建立根基不稳在东南沿海地区挑起祸端。

  朱元璋出兵维护东南沿海地区安全的同时,想着大明才刚建立不久,不宜破坏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是写了封表示友好的文书。

  日本当时陷入内战,以不知道文书的事一直没有回应朱元璋,朱元璋就在第二年派使者出使日本,要求日本臣服并且朝贡。

  然而日本这次就做的更绝,将五名明朝使者杀死。

  所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朱元璋何等人物,哪里受得住如此侮辱,便要举兵攻打日本,势必要让其臣服。

  不过当时刘伯温却站出来,劝阻了朱元璋。

  刘伯温道,

  其一,目前大明初立,根基尚未稳定,仍有部分残余元朝遗民在虎视眈眈盯着明朝,就希望明朝出大乱子,他们可以趁虚而入推翻明朝。

  这时候朱元璋不应该把心思放在对付日本,而是将重心移至国内,清除掉元朝遗民,安稳人心,勿要因小失大。

  其二,忽必烈两次攻打都无功而返,反而损兵折将,日本在千里之外,熟知当地台风,占尽了距离地方优势。

  由此看来,大明哪怕胜也是极有可能惨胜。

  其三,如今刚打完元朝,又远攻海外,老百姓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要开战,士气不佳,说不定大明内地也会四处起义,与大明江山有害无益。

  朱元璋倾听之后,最终只能忍住对日本的愤怒,对待日本攻改为防,实行海禁。

  朱元璋本身生活内地,对于海上的事务并不清楚,如今听闻大孙熟悉海事,不由想起那些倭寇。

  听到倭寇这个词,朱安的眼中闪过一丝狠辣。

  凡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