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0 无数人的纠结_科技之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吗?应该不需要说得更详细了吧?”、“这里很轻易可得……嗯,我是觉得很轻易的,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等等这些话,很容易让这些教授、专家们感觉到心理跟生理上的双重不适……

  天知道当时参与会议的CERN那帮物理学家是怎么忍受下来,且没有发出抗议,甚至没有编段子的,毕竟这些物理学家编段子的能力已经被证实是相当有才的。

  怎么说呢?虽然宁为没有发声,但许多研究理论的数学家却开始调侃那些理论物理学家们了,事实证明高知们的战斗力都是极为惊人,讽刺起人来不需要半个脏字,却能让人分外难堪。

  “怎么说呢,事实证明,物理学家距离数学很近,但很显然,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却依然不懂数学!”

  “我早就说过,真正的数学家不会从物理学中获得灵感,而真正的物理学家恰好相反!”

  “从宁为严谨的数学推理我能得出一个结论,其实宇宙的尽头是数学,至于物理学者……哦,不,难道不该称他们为实验室验证学者?”

  “我问一个研究物理的朋友,97是不是质数,他看了看手机,很肯定的说,是的!过了五分钟我再次问他,97真的是质数吗?他又看了看手机,说不是。又过了五分钟,我再次找他确定时,他不耐烦的看了看手机,然后告诉我:对不起,这个问题有争议,相关页面已经无法展示。”

  “当年我就不该选择数学,而是应该选择粒子物理。反正日常工作只需要用方程胡扯,直到真正的数学家给出结论,在修正一下胡扯的准确度,这真的太轻松了!哦,对了,轻松的工作之余还能顺便讽刺一下做出成就的数学家,看吧,这就是粒子物理学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可怕的是他们的工资竟然跟我们一样……”

  ……

  当这股妖风刮起来的时候,CERN的物理学家们彻底没了还手之力,这些对于宁为来说大概就是再次坐实了他世界顶级数学家以及物理学家的名头。

  宁氏理论整套体系毕竟脱胎于纯数学层面的推理,验证手段却是物理学那套,最终指导的也是人们对于自然世界的认知,严格来说这的确也是属于物理学的范畴。但这套理论推导过程中的创新却又再次为无数理论数学家在推导复杂问题时,提供了新的数学工具。

  所以严格来说不管是对数学的进步还是对物理学的进步,都有极其积极的意义。然而这个人偏偏是宁为……

  这其实很尴尬。

  要知道宁为已经连续好几年像IMU提出申请,希望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华夏举办了。虽然说之前没有过明确的答复,但现在每四年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本就不得不邀请宁为,否则无法跟研究数学人工智能的数学家们交代。虽然宁为一直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