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西京_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拢逃散的百姓。招募流民给予优惠,开垦田地。兴修水利。”许宏说道,“而洛阳自古便是沟通西北与中原的要道。更有运河的往来便利,没有几年工夫这里商业便逐渐恢复,然后才利用税收所得建起城池,如今城中作坊和商铺遍布,可谓一地难求啊!”

  “陛下考虑真是深远,此前都是先建城后有市,陛下却反其道而行之,又开先河啊!”陈遘不由赞道。

  “许大人,这城中人口现有多少?”李纲边行边问道。

  “李相,现在城中有户十五万,加上驻军、官员及家眷人口近七十万,还未达到盛唐之时的百万之数!”许宏想也未想便回答道,可见他这个留守很称职,对城中情况十分了解。

  “许大人,七十万人口也不是小数了,粮食是不是也需从江南调运,这漕运可是重中之重啊!”李纲点点头说道,供养这么多的人口所费巨大,像汴京每年就需从东南调运大批粮食,漕运两月不通便会导致城中粮食紧缺。

  “李相所虑的极是,不过近几年洛阳粮食基本已经可以自给,不需从外埠大量调运!”许宏笑笑说道,“建城之时,陛下已经将大量流散和东南无地的农户招募到此间附近州县,而洛阳周围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有灌溉之利,可开垦的荒地甚多,如今洛阳各府县新增良田十余万顷,所产粮食可供城中食用,再有几年熟田增加,粮食随之增产,加上陛下推广的新作物丰收,甚至可在关中、河北、河东歉收之年填补所需!”

  “哦,现在洛阳粮食已能达到自足,岂不会节省许多的人力、物力,摆脱漕运之苦!”李纲有些不相信地说道。

  其深知开封是运河的供给中心,政府的粮食和物资的主要来源地是长江下游。宋政府每年为了保持汴河的畅通,投入了大量人力与物力。首先是分黄河水的汴口,因黄河主漕摆动不定,需岁岁更易,以迎水势。汴河以下的河道因水流浑浊,非经常疏浚难以通航。大中祥符年间,规定三五年一浚,河床仍不免年年淤高,逐渐形成了地上河。

  皇佑年间始定“自河口浚治,岁以为常”,汴口冬闭春开,汴河每年通漕才二百余日。即使如此,至熙宁年间,开封以东雍丘、襄邑一带,汴河河底高出堤外平地一丈二尺余,自汴堤下瞰民居,如在深谷。为解决汴河泥沙来源问题,元丰三年,曾在巩县任村沙谷口至河阴县汴口之间广武山北麓黄河滩地上开渠五十里,引伊、洛水入汴,堵塞旧汴口,避开黄河浊流。因洛水较清,史称引洛的入汴河为清汴。元佑五年,因水源不足,又恢复引黄河为源,汴河依旧淤浅。

  宋初长江下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但自成为京师的粮食和物资主要来源地后,其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