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一章 出逃_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突然意识到大宋有亡国的危险。

  三日,钦宗下诏亲征,以新任兵部侍郎李纲为亲征营使。自己仿真宗澶渊故事,似乎欲与社稷共存亡。

  赵桓虽然决定暂时留在厩,但太上皇赵佶却已经决定南逃了,他下诏说准备到毫州太清宫进香,理由是自己前几日染疾现在已经康复。所以去烧香感谢上苍眷顾。诏书下后,负责宫内礼仪的太史说第二日也就是初四日是个适宜出行的日子。

  本来太史择时是靖康元年正月初四辰时出发,哪知道赵佶一刻也不敢耽搁,等不到天亮,刚刚过了二鼓时分就摸黑出通津门乘舟东去,而随他出逃的只有蔡攸和十几个内侍卫士,连太上皇后和儿女们都来不及带领。太上皇后随后才带着孩子们紧急追赶。

  童贯和新皇关系很糟糕,早就把得罪了。赵桓上台,童贯赶紧前去讨好,可临时抱佛脚不好使了,吃了闭门羹。于是他盘算着赵佶难免要秋后算账,还是跟着老东家比较保险,于是童贯带领三千精锐的胜捷军,急急忙忙地追赶道君,前来护驾。高俅跟他想法差不多,也领着三千禁军尾随而去。

  太上皇一走,城内百官听说了,也几乎都逃离厩避祸去了,宗庙社稷等就全交待给新皇帝了。如此一来,让赵桓这个从来没有主见的年轻人更是措手不及,于是赵桓召集群臣到福宁殿,议论如何应该如何应付当前危局,宰相白时中、李邦彦建议西巡襄阳避敌。

  这时赵桓懦弱多疑,缺乏历练的短板立刻显现出来,忘记了自己昨天才做出的誓与社稷共存亡的诺言,决定暂时避敌,西巡襄阳。宫中上下又是一阵忙乱,不过比赵佶准备的充分,太庙神主请出来暂厝太常寺,金银细软都打包装箱,宫中侍卫也装束齐整,备齐车马只等皇上出宫。

  其实朝廷得到的金军已经渡过黄河的情报并不准确,三日金军只是刚刚开始渡河。金军延河岸上下寻找,勉强找到了十余艘小船,每次每只小船只能运载六七个金兵过河,还有不少金兵走到半路因为翻船而被淹死。后来金军又找到几只大船,才开始安排骑兵渡河,而金军即便日夜不停用船运兵,把军队全都运到南岸也得用几天功夫…

  陈过廷两人很快打听清楚了这几日发生的事情,也不免忧心忡忡,他们也没想到看似强壮无比的大宋却如此羸弱,本以为新皇即位之后,朝中会面目一新,可没承想现实是如此的残酷,将他们的幻想击得粉碎。

  “不知王爷的贺表还能否送到圣上手中?”陈东苦笑着说道,皇上准备走了怎么会顾得上看一封贺表,看样子两人是要白跑一趟了。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言易行难,能力挽狂澜而不倒者只有王爷了!”陈过廷所答非所问的冒出了这么句感慨。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