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_佛陀“须弥四洲”与“宇宙银河”世界观不冲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题与译题,然后讲解经文。本经的经题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语是: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欲底修多罗,译名大方广觉者杂华严饰契经,略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或华严经。

  二、经的名题

  大方广佛华严经等七个字,是一经的总题,题中有通有别,大方广佛华严六字,是本经的别题,别限于此经故;经之一字是通题,通于佛所说的一切经故。严格的说:别题只是佛华严三个字,大方广亦是通题,因为通于圆觉等经故。

  本经的名题,在人、法、喻、三单三复具足一的七种立题规则中,是以人、法、喻三种立题。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唐朝清凉山澄观国师,于其撰述的华严疏钞中,直释此经的总题言:极之可量,体无边涯大也;竭沧海之可饮,法门无尽方也;碎尘刹而可数,用无能测广也;离觉所觉,即万法之幽邃,佛也;劳敷万行,荣耀众德,华也;圆兹行德,饰彼十身,严也;贯掇玄妙,以成真经之彩,经也。读此可知,本经穷理尽性,彻果该因,理行无尽,位冠群经,实是佛一代时教中,至圆、至极、至顿之大法。

  大方广三个字中的大字,是指佛所证的法身,亦即是一切本具的理体。此法身理体,广大周遍,何止体大、相大、用大,而且是果大、因大、智大、教大、义大、境大、业大。同时非对小而言大,或先小后大。若是对小言大,则非真大;若是先小后大,亦非本大。由于法身理体,法尔天然,不假修成,常遍常圆,不可思议,如言:觉性遍满,圆无际故。是名真大,本大,亦名理大,是从体立名。

  方是方所,是法则。众生本具的法身理体,法尔天然,竖穷三世,横遍十方,无所不在。如水之在地,能资生万物;如电之在空,运用。故圆觉经言:圆觉流出,清净真如,菩提,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以其法门无尽,理性周遍,因名之为方,是从相立名。

  广是多博义,众生本具的法身理体,性具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色心,圣凡,无不包含。故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十法界因果,妙用无穷。如圆觉经言: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意思是说:四圣六凡,一切因果,原本皆由众生本具的觉性所现,因名为广,是从用得名。

  体是心性之体,相是心性之量,用是心性所具。心性之体是中谛理,统一切法,故名大。心性之量,是理,泯一切法,故名方。心性所具之用,是俗谛理,立一切法,故名广。此是以心性解释大方广的含义。

  若以解释大方广三个字,则大字是指心性的本体,法尔天然,离过绝非,清净无染,是佛所证的法身德;心性之相,量周沙界,竖穷横遍,无所不在,是佛所证的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