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法语VS英语_脑域科技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格丽、华伦天奴、马克斯马拉、鲍迪加等奢侈品。也或许还有法拉利、兰博坚尼、菲亚特、阿尔法·罗密欧、和帕加尼等车辆。但这些都是小众消费品,市场容量就那么一点。对一个国家的国力帮助有限。

  不过,意大利之行,还是从教廷以及许多大教堂、博物馆里收集了不少资料。对于充实科技树,还是有些许帮助。毕竟平行世界,还是有一些微小差异,尤其是在文学、艺术、哲学等社科方面。

  短暂的意大利之行结束了,驱车经险峻的阿尔卑斯蜿蜒山路,穿过一条长公里勃朗峰隧道,进入法国。

  抵达法国第一站是第戎,这也是一个充满古罗马帝国时期烙印的古城。不但是满载文化遗产的艺术城、一个闻名的美食镇、一个商业中心。因此成为法国一座旅游名城。

  有意思的是,当地旅游局特别设计了“猫头鹰”路线,只要游客埋头,就可找到人行道地面上,镶嵌的铜制箭头标牌,若跟随这些标牌,到达方形标牌时,就有惊喜发现。出现方形标牌的地方,就是一个旅游景点。这是充分利用了人们“寻宝”心态,不是将指引牌像其他城市那样,竖立在道路边上,而是让人们自己在地面上寻找。反而更加吸引人的好奇心。

  在城市里闲逛一会后,他找到了AVIS车行在这座城市的门店。准备还掉那辆菲亚特。换一辆稍微高档一点的车辆。法国下一站就是德国,那里高速路很多地段可不限速,对车辆的稳定性和速度要求就高一些了。

  接待人员是一位看不出年龄的大妈。肥胖的身材基本是婚后欧洲妇女的标配,招呼了马由后,开始询问他电话预约的信息。马由告知他没有预约,仅仅是更换车型。这位大妈见马由说了两句法语问候语后,就改用流利的英语,顿时态度就不耐烦起来,再无热情的表情。

  让马由一阵茫然,自己没有什么言语上的冲突呀。

  这位大妈显然是故意怠慢他,转身去招待另外一位顾客。半小时后,才慢腾腾地给马由办理了换车手续。且始终冷言冷语,再无笑脸。

  直到两天后,马由在中餐馆就餐,和华人老板聊天时,才找到这位妇女脸色突变的原因。

  原来,不少法国人有语言傲慢的特性。他们以为世界第一语言是法语,假如你不会说法语,英语也结结巴巴,对你的态度也还算职业性的友好。但假如你英语很流利,不管来自哪个国家,他们都有可能立刻变脸。其实他们不是针对你这个人,而是针对他们的死敌英国。

  听到这个解释,马由有些哭笑不得,这完全是无妄之灾呀。当时他习惯说英语了,没用结结巴巴的法语交流。哪知,英语在法国还成为了一个忌讳般的存在。

  在后面的旅途中,他特意做了点实验,若是结巴着英语找法国人问路,大多还是比较友好,并热情的指点方向。但若是用流利且标准的英语对话,的确明显得得出对你的态度有所下降。虽不是每个人都像租车行那位大妈一样态度怠慢,但的确不再那么热情。

  马由让星儿查询了一下法国和英国之间的这种怪异的关系,才知道这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