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九章 径庭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关系的花花草草,那想必充斥着肮脏微生物的自然世界,却让他心有所动,继而,想象这景象一去不返,从此绝迹与盖亚,他还隐约感觉不适,仿佛轻微缺氧般大口吸气,胸膛起伏。

  没有预兆,就是在这一刻,他才隐约明白了一件事。

  你不是冷漠无情,你只是,拒绝把内心浮现的那种感触,对应到语言里的那个词。

  ……

  “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充满文学气息的一句话,初次见到时,方然以为那不过是在无病呻吟。

  但后来,西历1474年的春天,藉由对盖亚的观察和思索,细细咀嚼内心油然而生的某种情感,他才对这一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虽然这理解,或许是和创作者的本意大相径庭:

  情绪,情感,心理活动,这一切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必然有其目的性。

  以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来理解,这句话,只不过是客观决定主观的一句演绎,并无丝毫新颖之处,但从此出发,方然就不禁会思考,当他面对那一幅幅监控画面拼凑起来的、伯克利校园的全局影像时,心理活动的动机会是什么。

  说白了,既然认定眼前的一切并无关于永生,难道不应该漠然视之,心如止水;

  但他的确在恐惧,表面上,大概是在为或将到来的无尽独处而忧虑,一个人生活在杳无人烟,甚至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盖亚表面,这固然是空前强烈的孤独,但,过去二十年间一直是这样生活,直至目前,他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一个人,即便拥有了无限长的寿命,就可以超脱现有世界,脱离整个盖亚生物圈而存活吗。

  细细咀嚼这问题,字面上,只不过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无意义:

  倘若无法脱离现有世界而生存,在微生物的夺命阴影下,又怎能夸口拥有无限长的寿命呢。

  基于如此简单的逻辑,几天来的思考,方然并没从“第五次盖亚大战”的设想中找到什么硬伤,或者说,实践层面上的不可行之处。

  虽然说,即便以他对盖亚地理的肤浅认识,也能想象得出,要将整个盖亚表面清扫一遍,彻底铲除所有的生命形态,工程会多么庞大,会消耗天量的资源和时间才能完成,但既然工程规划时,“那个人”想必已掌控了整个盖亚,这些也都不是问题。

  那他又是在为什么而忧虑呢;

  是这样做的风险。

  风险,什么样的风险,一不留神掉到车外的风险吗,不。

  西历1474年,攻读研究生的第二个年头,每天照例在罗伯特*布朗教授负责的实验室待一小时,方然游刃有余的应付差事,除摆弄计算机、处理自动化实验系统的大量数据之外,也会花些时间,在庞大实验设备的透明观察窗外驻足。

  观察窗是透明的,不过,里面的操作空间十分局促,也看不到什么。

  但方然完全可以想象,此时此刻,根据实时监控送出的数据,无数细菌的生与灭,正在密闭空间里悄无声息的进行着。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