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2章 分发书籍_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印刷术的制作比蒸汽机来说容易的许多,只是会比较费时费力。

  刚刚开始,张胜打算先刻画需求量最大的书籍。

  由于唐朝利用科举选把人才,所以《明经》与《进士》是需求量最大的。

  但是他发现这样刻画书籍开印刷有点弊端,便把这件事情跟李恪提了一下。

  李恪一听,这不就是最开始雕版印刷术的弊端吗?张胜不愧是鲁班的传人,居然一下子就发现了。

  最终两人讨论了一种可以自由拼接文字的印刷术,那便是后来的活字印刷术。

  印刷工具已经在制作了,李恪就开始着手郑和航海的事情。

  就算蒸汽轮船比起普通的轮船快了许多,但是大海的面积不可限量。

  要在大海上持续航线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之久,那就要装备好足够的食物和燃料。

  燃料的事情已经解决,现在最重要的是食物和淡水。

  不是没有食物和淡水,而是不能带太多。本来燃料就已经很重了,如果再带太多食物和水的话,那就会超重了。

  这次船队有20艘轮船,大约一千个人一起出发。

  但是人在海上又不能不吃饭和喝水,必须带够所想要的。

  有什么食物又轻又方便携带的吗?

  最后李恪心一横,让工人加班加点制作了一些压缩饼干出来。

  压缩饼干就是把普通饼干敲碎,再加入油和糖水作为粘合剂。然后再施加压力压制成块状,单独包装起来不要接触空气,就可以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了。

  压缩饼干比起粮食,那是既方便携带又顶饱。只不过没有什么营养,长期吃会引起营养不良。

  而压缩饼干是以备不时之需,李恪还是让人带上了红薯和面粉等。

  这航海的时间无法确定,多准备便多了点保障。

  李恪在中原还有很多事情要解决,所以无法跟着郑和一起去航海。

  为了保护他的安全,李恪派了军队一起跟从。

  虽说现在有船的并不多,但是如果遇到海盗的话,还是想要有人保护的。

  除此之外,雨化田也一同前往。

  “如果分不清是什么东西的话,就把新奇的东西都运回来。”李恪嘱咐郑和。

  “是!”郑和应下。

  看着浩浩荡荡离去的船队,李恪有点好奇郑和会去到哪,又会带什么东西回来。

  此时的大唐与外界的交流太少了,几乎处在于闭关锁国的阶段。

  李恪只希望他的推动,可以让大唐早日走向世界。

  只要大唐提前进步一点,就不会在后世让人攻打且霸占,也不会让人瞧不起。

  长安

  “什么?李恪派人出海航行?”李世民奇怪地问。

  他越来越搞不懂他这个三儿子,做的事情都太匪夷所思了。

  从一开始拿下武状元,打退突厥和高句丽再到拿下突厥,还有发现那一切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让他震惊。

  他甚至怀疑,难不成李恪真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