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9章 利玛窦号西江_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我以为如今澳门的第一大问题是许多人不知怎么能够在中国传教……”

  利玛窦坐在书桌前,熟练的用毛笔写着拼音文字,他正在给澳门的耶稣会总办领导范里安写信,汇报自己在大明传教的经验。

  利玛窦对于自己在中国传教积累下的经验非常自信,万历九年利玛窦第一次受到罗明坚的推荐到达澳门,准备进入中国传教之时,根本想象不到自己将要面临的是怎样的困难。

  利玛窦最初分析了以前澳门的传教士向大明传教的过程,发现许多传教士都不会使用中文,根本无法和明朝官民沟通,于是费了一年时间学习广府话和南京官话,以为这样就可以成功传教。

  然而进入大明之后,利玛窦等人才发现,大明的宗教市场非常卷,他们除了所带来的欧洲科学书籍以及地图可以获得大明读书人的兴趣之外,别无其他优势。

  在肇庆蹉跎了一年时间,利玛窦便找到了第二个传教办法,他们改穿上佛教僧人的服装,带上圣母圣子像,在肇庆建了一座“僊花寺”。

  这做派使得许多明朝人以为他们是佛教的一个教派,把圣母圣子象当做送子观音来拜,利玛窦等人才,终于有机会在广东落脚。

  又过了五年利玛窦的西式寺庙被广东总督刘继文看上,占了,并且把利玛窦驱逐。

  利玛窦只能移居韶关,那时罗明坚已经回了欧洲,另外两个共同进入肇庆传教的欧洲传教士也死了,利玛窦只能单打独斗。在韶关利玛窦才发现佛教的野僧在大明的地位并不高,想要建立崇高形象,必须成为读书人,于是利玛窦独自开始了第二次蜕变。他开始攻读《四书》,并且留起头发,换上儒士的服装。

  利玛窦因此认识了更多的读书人,并开始学习怎么和大明读书人交往,他发现要想成功传教,就必须成为有名人物,于是开始将大量欧洲的技术、符合大明读书人价值观的思想着意传播,利玛窦开始第三次蜕变。这一次他成为了名士,游走于达官显贵之间,成功到白鹿洞书院讲学、出入江西的王府。

  出入显贵之间,开了眼界,利玛窦才发现在大明自己得有大人物的青睐才能够真正站稳脚跟,而在大明最大的人物自然就是万历皇帝。

  于是利玛窦开始多方疏通,想要上京面圣,最终造了一个“大西洋使臣”的假身份,成功带着自鸣钟、大西洋琴等西洋物品入京城进贡。

  如今利玛窦已经得到万历皇帝的信任,万历下诏允许利玛窦等人长居京城,毫无疑问成为最成功的来华传教士。

  而利玛窦也摸透了在大明为人处事的方法,就比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