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2章 黑土地_明末最强钉子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讨完毕后,温越觉得还得先到去青牙墩周边看看,有哪些可以开垦的荒地。

  让张大春和腿脚不便的朝安留在青牙墩,温越等人骑着马开始在青牙墩四周观察了起来。

  青牙墩周边整个地形是西高东低,整体是一个大平原,却也有着几个小山台。

  最高的小山台约有五六百米高,离着青牙墩有十余里地,靠近辛庄墩。

  不过这时,经过鞑子的摧残,辛庄墩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这个小山台上有一股溪水流下来,春夏多,秋冬便会干涸。

  温越看了看,这应该是融雪化水形成的自然小溪,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大地会被冻住,所以河流干涸,而在春夏季节,气温回升,所以小溪会重新形成。

  这会众人跨马从旁边过时,只看到了一条干涸的窄小水道。

  沿着这条水道转了一圈,两旁尽是一些被开垦过的土地,上面以前都种过农作物。

  但和辛庄墩一样,这些土地要不就是被践踏不成样子,要不就是被厚厚的冰雪覆盖着,成了干燥的荒地。

  温越纵马上了一个小山坡,朝远方四周看去,像这样的荒地大片大片,粗略数来,估计有数千多亩。

  这些荒地的土质其实是极为不错的,辽东一带算是后世的黑龙江一带,这里的土地都是黑土地。

  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有“一两土二两油”的比喻,

  它以纯黑色为显著特征,只能形成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严寒干燥的寒温带,因此又名寒地黑土;又由于其形成需要经过淋溶作用,又名淋溶黑土。

  黑土并非是指黑色的土壤,而是指腐殖质含量很高的土壤,其黑色来源于腐殖质的黑色。

  在温暖多雨、阳光充足的夏季,植物得以大量繁殖,生长茂盛。之后在秋末植物枯死,并有大量枯枝落叶凋零堆积在地面上。

  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植物残骸上覆盖大雪,严寒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活动,植物的残骸无法被腐烂分解。

  与此同时,地面存有的滞水冻结形成冻土,将枯枝落叶和枯死的植物保存起来。直到来年开春,冻土融化,微生物重新开始活动,但由于地面排水不畅,冻土融化后的水不能被及时排掉,导致土壤湿度过大,植物的残骸依然分解缓慢。

  在年初的植物残骸被完全分解前,新一年的夏季和冬季便已经到来,新生的植物开始重新生长、繁殖,之后凋零与前一年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骸堆积在一起,每年有机质的积累量超过分解量,大量有机质的堆积使腐殖质的形成有了深厚的物质基础,随着有机质的逐年增多,腐殖质也逐年加厚,产生了深厚的腐殖质层。

  这是一个时间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历数百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腐殖质,而像辽东这一片的黑土层平均厚度在一米左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