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6章 这真的是叛军?_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很可惜,此时此刻并不具备后世那般高机动性,高机械化信息化。

  面对如此密集的炮火轰炸,这一刻彼得罗夫少校以及麾下所有士兵的心理防线都崩溃了。

  脑瓜子嗡嗡的!这到底是什么敌人?怎么有这么猛烈的火力?

  难道是遇到一个团的兵力在埋伏他们?

  关键这一刻,连架起机枪大炮反击都做不到,炮火太猛,唯一能做的就是趴在地上,祈祷炮火不要落在自己头顶,子弹不要扫到自己身上。

  伏击战一旦敌人配合,那绝对是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的大杀器。

  其中就有抗战时期的经典案例,长沙会战,这是一次由许多次中小型战役组成的大型战争,其中多次运用伏击战包围战,诱敌深入等等策略。

  赵铭也知道这种手段,因为己方在暗,敌人在明,对方完全不清楚他们的底细才能如此成功。

  如果以后面对东洋人,人家在华夏大地,他娘的就跟回自己家似的,了解透彻仅次于一些本地老乡。

  可见其对国内的渗透有多严重,面对东洋人,这种简单的伏击战就完全不可取。

  而像长沙会战那种大型战役,如果让赵铭去指挥,脑子想破了也指挥不了。

  那绝不是仅仅一人的指挥就能如臂使指的,长沙会战打了数次,投入兵力每次都是数十万人。

  最后一次更是将近五十万多人的兵力。

  双方就在这片潇湘大地相互角逐,各种计谋不断,伏击战双方就来了无数次,各种包围反包围。

  不仅参谋部要做大方向的把握,临阵指挥的军官也需要做出适应于当时情况的临时变通。

  所以此时看着眼前这般顺利的战场,赵铭不由深深感慨。

  回去之后,再想复刻这么顺利的伏击战怕是难了。

  也难怪许多时候与东洋人交锋,真的没办法,只能硬碰硬。

  虽然东洋人是个学习东洋文化的拙劣模仿者,但他们对华夏文化是真的了解,为了这场战争人家谋划了太多年了。

  几乎是举国之力参与这次战争,各行各业的学者都为此付出了一份力,地质学家甚至亲自带着学生到华夏用脚丈量土地。

  水文学家逐条河流逐条河流记录河流在每个季节的变化,湿度,汛期等等,还观察每个季节河流附近道路的松软情况,为后续战争时期,部队开赴不会受影响。

  一些有特长的就各展所能,没有什么特长的,要么是潜伏在进行各种文化蛊惑入侵。

  总之赵铭想想都觉得真是难为这群东洋人了。

  “投降!别打了!我们投降!!!”

  就在炮火稍微有些放缓的时候,远处硝烟之中隐约传来一道用俄语声嘶力竭喊出来的声音。

  听到这声音,赵铭赶忙示意众人暂时停火,同时用俄语大喊道,“武器丢出来,都走出来抱头蹲下!”

  没一会远处就陆续传来武器丢弃在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