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7章、甲午_重生南宋求长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得到洋人赏识的曾国藩等人,于是她支持洋务派。

  当时江明月就感叹过,朝廷也有明白人,要是皇族不是满人,而是汉人,以慈禧的手段和见识,说不定清国就此崛起了。而慈禧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她掌握朝政,开始洋务运动之后,清朝军力迅速增强,才有了后面几十年的相对和平。不然以之前的形势,清朝也许已经被肢解了。

  武当山下有一个免费的学堂的消息,经过善信香客的嘴传到附近城镇,然后很多想要孩子读书识字却又拿不出学费的父母带着孩子前来。

  “这……这里的学堂真的不用交束脩吗?”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结巴着问道。他的身后,躲着一个五六岁的瘦小孩子。

  “嗯,我们这里不用交束脩。”李书成说道,“不过孩子吃饭还得出钱。”

  “这……能不能交玉米红薯啊?”汉子说道,“钱我们实在拿不出来。”

  “可以!”李书成说道,“实在拿不出什么孩子也可以在这里上课,不过他得帮着干活。我们打算建一个养鸡场,他们每天帮着养鸡。”

  “可以可以!”汉子急忙说道,“别看我家小子才六岁,已经回帮着家里干活了。”不管什么时代,穷人的孩子,自然早早就帮家里干活了。

  一百六十多个孩子,大的十一二岁,小的五六岁。这么多孩子的吃穿住用是一笔很大的花销,虽然李书成空间里有一大堆金银,但是只出不进不是个事,最好还是给学堂弄些产业,让学堂能够靠这些产业养活。

  一时心血来潮办一个学堂,无数的麻烦接踵而来,几个请来的先生见李书成如此忙碌,也私下里拿起数术书学习,然后将数术课接过去,减少李书成一桩事情。

  两年下来,学堂才渐渐走上正轨,不需要李书成亲力亲为了。当然,武当山这里偏远,附近的能来的孩子都来了,再远的地方的孩子就没法收了,再收学堂就养不活他们了。

  张之洞调任湖北之后,开办工厂、学校,一些技术员和老师就是从太和学堂出来的,他听到太和学堂的名声,还特意前来考察过。不过此时,李书成早已离开学堂了。如果留下来,二十年相貌不变,在这个人均寿命四五十岁的年代那会引来多少麻烦?恐怕掌握权力的那个老太太都会让他进宫。

  光绪二十年,甲午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邀请清军镇压,东洋国乘机出兵,起义平息之后,清廷建议同时撤兵,东洋国不但拒绝,而且大肆增兵,蓄意挑起战争,清国和东洋国战争爆发。

  在清廷开始洋务运动的时候,东洋国也开始了明治维新,军事实力渐渐赶上清廷,尤其是洋务运动后期,因为军力,尤其是海军发展起来之后,清廷上下开始懈怠,甚至不再补充新舰,于是开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