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章 开荒_大魏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管用。

  “大约是五万多亩地?”刘百姓咳了一声,忍不住问傅谦。

  “按丈量法差不多不到五万亩吧。”傅谦道:“等这边的路修好,我们要按各百户农田的范围,确立水车引水干渠,沿着田亩中间修纵横道,要容鸡公车对行出入,最好是过一架马车,这样拉农具,粪肥,还有将来收获,出入都方便。此外就是开出大片田亩,用渠道引流灌水,渠道不至者,就打井,用骡驴拉动,昼夜不停的出水。”

  各人眼中都有兴奋之色,李国柱等人所在的地方,人群也是一阵骚动。

  “这么多地,人手足么?”

  “差不多吧。”傅谦想了想,说道:“以后可能会大量涌来新移民,官户名额不一定够。按君侯的想法,如果官户名额差不多了,留一部份名额准备赏人,新来的还是民户,可以当佃农,也可以当侯府的庄丁,领俸禄做事。”

  几个百户互相对视着,更多的官户脸上都显露得意之色。

  当佃农肯定不如他们这些官户,还了欠债之后,他们开垦出来的棉田就都是自家的,只要按比例将进奉钱折算成籽棉上交,然后服四十天的力役便可。

  开垦出来的新田,不管是棉田还是稻田豆田,也是一体办理。

  此后侯府可能会加大进奉钱的上缴比例,其实是另一种层面的赋税,但相较大魏沉重的赋税负担,侯府的税额还是会很低,不会给人带来什么难以承受的负担。

  开荒的头几年,都是不收赋税,各百户和各家按丁口数来开垦荒田。

  很多百姓就恨自己家里丁口不多,不能多开一些田亩。

  如果开荒计划成功,每家都会有好几十亩的棉田和过百亩的稻田,由于大牲口充足,农具充足,水利完备,一个五口之家,拥有三丁两口,种一百多亩地根本就是很轻松的事情。

  唐时授田,永业田加口算田也是百亩以上,百姓以简陋的工具照样获得丰收。

  此外还会安排人们种植桑树,会有专门的丝农来采桑叶养蚕,扩大南安侯府的生丝产量,从别人手中获得货源,不如自己生产出来,这不仅是南安侯徐子先的信念,也是徐子先麾下官吏和百姓们的有志一同。

  普通的民户,在开荒上肯定没有更多的照顾,借款的利息也会高一些,若是成为佃农,土地仍属侯府,只是可免费居住和使用农具,算起来还是官户合算。

  如果是为雇工,那么还是无根浮萍,南安侯府的管理相当严格,当雇工也没有办法偷懒耍滑,更不合算了。

  “一个百户就是五万亩。”第七百户的独臂百户沉思着道:“现在编了好几十个百户,开荒亩数要在百万亩以上了。”

  “并不是各百户均开荒,各有任务,不过也差不多了。”傅谦看看众人,说道:“所以大伙都要努力做事,官户老是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