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六章 人心难测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当然,华歆举荐他的理由,也不是什么德才兼备之类,而是背景干净,履历无可挑剔。原来,这陈祎是在灵帝朝开始,就担任议郎后,而后就一直陪同在天子身侧,无论是十常侍之乱,还是董卓迁都,都没有离开过宫廷。

  所以,对汉帝而言,他是一名资历很老,且也算得上忠心的老臣,在华歆看来,他的履历之中,也明显没有结交天下豪杰的可能,与现在割据一方的刘备孙权,更是毫无瓜葛。因此,由陈祎来担任长乐卫尉,是既能缓和汉帝与梁祯关系,又能使梁祯放心的两全之举。

  陈祎到任后,工作也确实出色,几乎找不到一丝纰漏,因此梁祯即便有心,也因无错可挑,而只能听之任之,就这样,陈祎在长乐卫尉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七八年。

  建安二十四年,魏境几乎是全线起火,梁祯手头纵使有二十万大军,但仍然抵不住东、南、西三线同时开火的惊人消耗。无奈之下,梁祯只好不断地从腹地调兵以填补防线上的漏洞,这其中,就有原先负责守卫中牟外城的部曲。而在外城的守军离开后,整个中牟,就只剩下负责拱卫汉帝的羽林军这支军事力量了。

  因此,时任长乐卫尉的陈祎,就是这中牟附近,方圆两百里内外,唯一享有军权的人。故而,魏讽才会打起了他的主意。在魏讽的心目中,只要能够拉得陈祎一并起事,再加上有汉帝在手,除非梁祯亲至,否则,别的梁军还真不好打进来。

  但问题,就出在了这陈祎身上。魏讽高看了陈祎的胆量。当初在魏讽看来,陈祎服侍汉帝,完全可以算是忍辱负重了一辈子,如此大的付出,是必然有着更大的索求的。但反观陈祎到任以来,对财帛方面,却是一点儿的兴趣都没有,而根据魏讽“世人所求,无非名利”的理论,陈祎对财没有兴趣,那就必定是对名有所求了。

  于是,魏讽便亲自给陈祎送上了这“匡扶汉室”的可书于青史的美名。但怎料,当着魏讽面的时候,陈祎是一个劲地点头,但魏讽走后没多久,回过神来之后,陈祎却是越想越怕,因为数日前,耿纪、金祎等人被灭族时,所流的血,都还没有干透呢!于是,心惊胆战的陈祎,将魏讽意图谋逆之事,告诉了当时才刚刚率军退出邺城的梁武。

  梁武立刻命令大军就地换成商人装束,将兵刃藏在载货的牛车上,而后分成数十队,或是潜入邺城,或是埋伏在附近的林泽之中,静静地等候着,魏讽等人发难。

  数日之后,对这一切仍然一无所知的魏讽,开始了行动,但没有想到,他刚刚将合谋的诸人集结于家中,家门之外,就想起了嘈杂的脚步声,接着府门便被人蛮横地踹开了……

  魏讽意欲作乱,而又被迅速平定的消息,只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