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十六 水榭听香 帝王千秋事_我的江湖为何如此凶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界不会因为一人的沉寂而不运转,杨恪的残诗虽然传遍天下,引起无数文人骚客的吹捧。

  而这天下,却还是武者辉耀世间之时,虽然千古之后,人们不会记得那一人一剑,却能口中称颂那些仍旧不衰的诗篇。

  扬州物华人杰,钟灵毓秀之地,时常有文人汇集在此,本地商贾常有赞助,城内外皆有大家园林,供人聚颂诗篇。

  杨恪接到的请帖就是一封诗会的邀请:

  正常敬上杨君足下。

  自扬州堤闻君一句‘春风十里扬州路’,思之念之,君之文实胜于人,而世俗不知。

  但见君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吾见君之文,如汪洋澹波,有一唱三叹之声,君之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

  城郊水榭,待君亲至。

  看着上面书写的文字,杨恪固然不擅长书法,可也从其中看到一股殷切之情。

  这些时日,杨恪也没闲着,常常流连书肆,可人只喜欢看剑谱之类的武学书籍,偶尔翻上诗书,也只是瞧上一眼。

  杨恪倒是什么书都看,对他来说,文字这个载体,才是印证这个世界的最佳途径。

  他自然也粗通了许多事,比如这评价书法的优劣标准,时人主张的是“神采至上,形质次之”。

  看着这份请帖,杨恪哪怕不通书法,也知其美。

  这字,杨恪不需要去看他的技法,用笔、结构和章法有时其实并不重要。

  若是把它当做一幅“抽象画”,书画其实颇有相通之处,在这笔墨之间,却可感受到书家的情绪和意味,那种说不出的触动?

  满满殷切的期待!

  这是何人所邀?

  如此笔锋,杨恪这时观之查之,满是触动。

  将那帖子几次收起又打开,杨恪觉得这会,好像是有一种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无论他如何抉择,好像都无法避免。

  风浪卷来,无非是两种办法,一避一迎。

  思及这些时日,蕴养已深的剑意,和北少林在江湖上掀起的波澜。

  若是一直逃避下去,会不会牵扯到曾经有过交情的那些人身上?

  何况,背后那人是什么阴谋诡计,杨恪也得查探一二。

  ……

  “这扬州西门,本来有一处美景,往来之人无不驻足,是美景也是美食——”

  扬州西门大堤上,几个青年男子正在此驻足,其中一人,摇着折扇,固然显得潇洒不羁,但也有不少人骂上一句。

  不过看他身型高挺笔直匀称,相貌英俊,一副儒生打扮,显得他文采风流,智勇兼备。

  这般人物,就得如此,才能显出他那说不尽的倜傥不群,引人注目的潇洒自如。

  最吸引人的不但是他那对锐目射出来可教人心滚烫的温柔,还有蓄在唇上浓黑而文雅的小胡子,似乎永远令他充满男性魅力的脸容挂着一丝骄傲的笑意。

  他好像很易被亲近,但又若永远与其他人保持着一段不可逾越的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