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8章各取所需_回到明朝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了。

  李东阳垂下眼眸,轻轻举起杯来凑到了了唇边,沉吟不语。

  杨凌知道他还要消化一下自已的话。更要揣测自已地真实来意。是以静静等待,并不催促。过了半晌。李东阳才轻轻呷了口茶,放下杯子展颜一笑道:“杨大人以为平倭靖海、强国富民,解除海禁乃是必治的一剂良药么?”

  杨凌诚恳地道:“大人,强国富民的方法自然不只一条,不过解禁通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大海横在那儿,海线绵延万里,中外贸易始终难以禁绝。

  造双桅船者斩,只能斩我大明百姓,海禁亦只能禁我大明百姓。常言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洋就象一个聚宝盆,因为倭寇作乱而弃了这棵摇钱树,结果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盗。

  现今倭寇横行的苗头比起海禁之初如何?愈发势大了。各业利益所在,因而为盗,良民利益所在,亦下海为盗,大人入内阁多年,故旧遍及天下,耳目灵通的很,应该知道所谓倭寇,大多皆是我大明百姓。

  逼良为盗是一罪,斩倭御敌是一功,是以沿海官吏指鹿为马,掩盖事实者皆有之。寇与商同是人,皆为利而来,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海禁一日不解除,祸患始终存在。

  如今朝贡贸易仅限于朝廷,是故私商贸易盛行。沿海的海商大贾、士绅世家走私甚是猖獗,如果取消海禁,再剿抚并用清除顽固的海盗,允许百姓下海前往西洋、东洋贸易。不但倭患可以烟消云散,以此为契机,还可繁荣百姓,强盛国家,何乐而不为?”

  李东阳望着杨凌,听他侃侃而谈,隐隐表现出痛惜和焦急的神情,心中不觉有些触动,眼前这个人或许擅于权谋、或许谄媚君上,可是未必就没有报效朝廷、造福百姓地雄心。

  如果他他真的贪图权利,目前他就该把心放在朝廷上,利用朝中的动荡不断安插亲信、收服人心,巩固自已的势力,何必苦心竭虑去搞什么解禁通商?

  他如今权势熏天,又掌着司税监,控制着在明的财源,可没有必要冒这个险呐,刘公、谢公,莫非你们都看错了他的为人?结好权贵功卿、纵容皇上玩乐只是他为一展胸中报负不得已而为之?

  李东阳轻轻叹息一声,沉吟道:“禁海,自然有诸多弊病,强汉、盛唐、富宋.......,自古以来未见有禁海之举,唯有我朝呀.......”。

  杨凌听他语气松动,心中狂喜,他站起身来,慨然道:“大学士,下官知道大人和朝中百官因在下一介秀才,迅速攀升,而又与内宦权奸交从过密而颇多误解。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日久人心自现,在下现在也不多做表白。

  但解禁通海,下官实无私心,此事若成实是利国利民,而且海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