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7章净土不静_回到明朝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遗余力。如今巴蜀耕地达十万顷,盐井年产三千万斤,是立国之初的三倍。如今蜀人自给自足,安逸享乐,再不必高价购进解盐(山西的盐),蜀王府功莫大焉”。

  杨凌多少了解了一些四川地情形,知道四川的银、铁、茶叶和瓷器等产量也极丰富,蜀锦的名气不弱于苏绣。这些自然不全是蜀王之功,更全非当代蜀王之功,但是历代蜀王做为巴蜀的最高统治者一直享有超然的权力,如果没有他们从中支持,确实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不禁颔首称是。

  “唉,这可不是本王之功,本王只是秉承历代先王遗制。重视农耕、厚待百姓。具体的事情还是蜀地官府和百姓们在做。呵呵呵,本王既非完人。又非全才,这么多事孤王哪做的来,可不能胡乱揽功”。

  安文涛唯唯称是,只是脸上笑嘻嘻地十分轻松,显然把这当成了蜀王的客套,并没太往心里去。蜀王深深地看了杨凌一眼,说道:“威武侯既通行伍,又稔民政,还曾是太子侍读,这样的人才算是文武全才。”

  杨凌连忙欠身道:“王爷过誉,本侯不敢当,实在不敢当”。

  蜀王笑容一敛,说道:“威武侯功在社稷,有目共睹,就不必过谦了。不过……..本王心中哽有一言,实是不吐不快,今日难得见到威武侯,孤王想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好言相劝,威武侯可愿听从?”

  杨凌一怔,忙道:“王爷请讲,杨凌洗耳恭听”。

  蜀王微微蹙眉道:“威武侯武力驱除四夷、关心发展农耕,战功赫赫,政绩卓著,孤王十分赞赏。可是……..侯爷到底是太年轻了,做事不免喜欢急功近利,有些事牵一发而动全局,应当慎之又慎,而侯爷……..有些欠思量了”。

  这话一出,殿中顿时肃然无声,气氛开始紧张起来。蜀王是当今天子皇叔,巴蜀最高领袖,而且威望隆重,是天下第一贤王。他随意训斥哪个一二品的大臣,也不算失礼,更不会有人敢出言顶撞。

  但是杨凌是什么人?他虽说没打着钦差旗号来探望蜀王,可他是实实在在的钦差大臣。太子侍读,有从龙拥戴之功;天子近臣,在大同与皇帝共御强敌;京师外四家军统兵副元帅,而那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主帅,就是正德皇帝本人。

  放眼当今天下,除了内廷首相刘瑾,哪个朝中大臣见了他不矮上三分?这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虽说地位顶破天去也比不上蜀王,可人家和皇帝地远近,可比你这一百多年没和皇帝直接打过交道的叔叔近多了。

  安文涛本来连准备上奏和向市井间宣传的腹稿都打好了: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蜀王朱宾翰殿下在青羊宫亲切会见了钦差大臣、威武侯、柱国龙虎上将军杨凌大人。

  会见在祥和、热烈、友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