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1章 艺术的开头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艺团体管理处长期只是明朗办公室里“机构编制表”里的一个名字而已。至于说民营文艺团体,到临高来的戏班子之类倒是不少,但是戏班属于流动经营,干一阵就要换地方,也不存在什么固定的营业地址。管理处能做得就是审查下演出剧目,再发个许可证就完事了――实际上这项工作在管理处正式成立前一直是群众文艺处在代管。

  这种毫无存在感的情况一直到有元老正式向执委会提出要搞专业文艺团体,元老院里这方面的呼声也渐渐强烈起来之后才改变的。

  而推动这一切的正是长发文艺男前留美博士东方恪元老。

  这位在先后在计委、财金委工作的东方元老是百仞城中相当不起眼的一个:除却平常工作、军训和全体大会以外几乎从不参加集体活动,身为海归却从未参与宅党聚会,也不曾在穿越众关心的热点议题上――如女仆问题――发表过意见。在内部BBS的公告讨论区从不发言,只有几个小猫三两只的讨论小组里偶尔能够看到他的帖子。

  工作中也没有主动争取过外派岗位;据说此人好静好独处,休息日里他往往只会只身出现在运动场锻炼,然后戴着硕大的耳机去农场咖啡馆喝一杯格瓦斯消磨时间――五道口那家几乎是财金口专用的茶楼他从来不去――有时甚至捧着电子书坐到打烊;更有意思的是,他在元老住宅区兴建完毕后还长期留守百仞城宿舍区(据说有人私下里问过原因,得到的回答竟然是那句经典的台词“因为近啊!”)。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没有任何人见过他的生活秘书。他从说起他为什么要参加穿越――一个没有明确追求的人是很难理解的。

  他的言行当然可以被称之为“酷”,所以就应了“帅到没朋友”。东方元老在临高一直是形单影只――一直到某个夜晚。

  东门市华灯初上,海湾里吹来的习习凉风拂去了白日的燥热,博铺海关大楼的铜钟敲出六个悠长的鸣音,百仞城中忙碌了一天的干部们也纷纷放下手中的案牍。财政总监部办公楼大门口,元老们三三两两地结伴走出,边走边有人讨论着工作中的疑问亦或是今天食堂有什么好菜。

  东方恪照例拖在最后走出大门,森海塞尔耳机罩在头上,腰间挂着一个黑色的CD包,双手插着裤袋迈着频率极快的步伐走向元老食堂。海风将他脸侧的长发吹起一缕,让这个穿着浅灰色衬衣和磨白牛仔裤的瘦高青年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刚下自习的大学生。

  他在食堂大门口被人拍肩膀拦住了——对方显然知道他不可能听到呼叫——是一个他见过却叫不出名字元老,事实上除了执委会诸公和少数同事他也记不起其余元老的长相。东方停下脚步,摘下耳机,仔细打量着来人,似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