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新的开始_明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王守仁并没有反击,但正德年间的著名定律——不能得罪王守仁,到了嘉靖年间竟然还是有用的。

  杨廷和先生不会想到,他很快也要倒霉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虽然那件让他倒霉的事王守仁并未参与,却也与之有着莫大的关系。

  那是以后的事了,杨廷和先生还得等一阵子,可是王守仁的不幸却已就在眼前。

  嘉靖元年(1522)二月,王守仁刚到南京,就得知他的父亲王华去世了。

  这位老先生前半辈子被王守仁折腾得够呛,后半辈子却为他而自豪,含笑而去,也算是死得瞑目。

  这件事情沉重地打击了王守仁,他离任回家守孝,由于过于悲痛,还大病了一场。

  正是这次打击和那场大病,最终使他放下了所有的一切。

  父亲的训斥,格竹子的执著,刘瑾的廷杖,龙场的悲凉,悟道的喜悦,悲愤的逃亡,平叛的奋战,如此多的官场风波,刀光剑影,几起几落,世上再也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扰乱他的心弦。

  他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搞他的哲学。

  他虽然已经名满天下,却毫无架子,四处游历讲学,无论是贫是富,只要前来听讲,他就以诚相待,即使这些人另有目的。

  嘉靖元年(1522),一位泰州的商人来到了王守仁的家,和王守仁比起来,他只是个无名小卒,但奇怪的是,他却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因为这位仁兄的打扮实在惊人,据史料记载,他穿着奇装异服,戴着一顶纸糊的帽子,手里还拿着笏板,放在今天这打扮也不出奇,但在当时,就算是引领时代潮流了。

  他就穿着这一身去见了王守仁,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他狂放的外表后面,其实隐藏着另一个目的,然而他没有能够骗过王守仁。

  王守仁友善地接待了这个人,与他讨论问题,招待他吃饭,他对王守仁的学识佩服得五体投地,便想拜入门下,王守仁答应了。

  不久之后,他又换上了那套行头,准备出去游历讲学。

  王守仁突然叫住了他,一改往日笑颜,极为冷淡地问他,为何要这种打扮。

  回答依然是老一套,什么破除理学陋规,讲求心学真义之类。

  王守仁静静地听他说完,只用一句话就揭穿了他的伪装:

  “你不过是想出名而已。”(欲显尔)

  这人彻底呆住了,这确实是他的目的,在他出发前,唯恐身份太低,被人家瞧不起,希望利用王守仁来扩大名声,所以想了这么个馊主意来炒作自己。

  这位仁兄还是太嫩了,要知道,王守仁先生看起来慈眉善目,却是耍诈的老手,当年他老哥出来骗人的时候,估计书生同志还在穿开裆裤。

  眼见花招被拆穿,也不好意思呆下去了,他拿出了自己最后的一丝尊严,向王守仁告别,准备回家。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