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 46 章_当我坑男配时我在想什么[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召见,满屋子同僚都很期待。

  太监只报了三个名字,其中包括韩皎,另外两位是翰林院编修。

  在同僚们艳羡的目光中走出门,韩皎很忐忑。

  预料中的试探,这么快就来了,只是没想到,徐阁老也会亲自出面。

  不知这位内阁首辅是怎样的行事作风,如果跟李阁老一样,采取潜移默化的洗脑手段,那还算安全。

  怕就怕徐阁老已经信了端王党的挑拨,并没有拉拢韩皎的意思,只想快刀斩乱麻,使绊子铲除他。

  走进文华殿正堂,正北书案后端坐的老头须发皆白,圆脸微胖,慈眉善目,全然没有李阁老身上那股仙风道骨的气势。

  听见脚步声,徐阁老抬起头,笑盈盈地做了个手势,请来人在正堂东边三张书案前落坐。

  徐阁老简单说了召见他们的意图

  是关于近期突然涌入京城的流民事件。

  名义上请三人一起探讨,实际上,徐阁老似乎是想突击考察这三人的实干能力。

  两个翰林院编修受宠若惊,唯独韩皎面无表情。

  说完地方官员上奏的流民原因,徐阁老让三人各抒己见。

  韩皎担心这老头是借朝政大事给自己挖坑,所以表现不如另外两人积极,沉默低调,偶尔应和两声。

  两个编修提出的观点并不一致:

  一名编修先发表见解,把重点放在赈灾款的问题上,他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指户部当初拨款数额,是按照受灾县的需求算好的,如今流民逃荒,必然是因为当地官员贪墨,应该秉明圣上,派遣钦差前往调查当地官员。

  另一人的看法更深远一些,他认为之所以产生流民,并非灾款不到位,而是因为该县去年水灾,导致今年颗粒无收,需要再拨一笔灾款,并应当积极筹划修建当地的防汛工程。

  两人为此起了争执,你一言我一语,当着徐阁老的面辩论起来。

  徐阁老十分耐心,等他们渐渐平息怒火,才笑着给出一个和事佬的结论:“二位大人的看法,皆有道理。”

  继而他转头看向韩皎,微笑道:“韩大人有何高见?”

  两位翰林院编修皆是一愣,齐齐转头看向韩皎。

  翰林院编修比不入流的庶吉士高出一等,他们并不认为韩皎能提出什么高见,只期待韩皎出言赞同自己的提议。

  韩皎很紧张。

  他很担心自己提出的建议会捅娄子,也想从两个编修的建议中,随便挑一个赞同。

  但这俩菜鸡的提议,实在是菜得抠脚,赞同哪一个都会被带沟里去。

  于是,厅堂里陷入尴尬的寂静。

  其中一个编修看着年少的韩皎空茫的神色,以为他想不出办法,忍不住轻笑一声,低声提醒:“若是一时想不出对策,韩大人可以参考我二人的提议。”

  韩皎抿嘴对他笑了笑,表示感谢。

  另一个编修也被他这一脸无能的样子逗乐了,转头对徐阁老露出个无奈的笑,仿佛在说:您老就别难为这小子了,神童之名那都是虚的,涉世未深的孩子,能提出什么好办法?

  徐阁老打破尴尬,把提问变成选择题,给韩皎台阶下:“韩大人认为,该调查当地官员,还是该修建堤坝?”

  韩皎答不上来,脸上依旧是礼貌的微笑。

  身旁的编修不耐烦了,小声提醒:“随便选一个就成,不用多想。”

  依旧是沉默。

  已经把事情在脑子里过了几十遍的韩皎,忽然开口道:“卑职以为,当务之急,在于如何安抚流民。”

  两个编修:“”

  徐阁老目光一变,顿了顿,轻声道:“韩大人有何应急之策?”

  作者有话要说:中午突然有事,更新晚了,发一波小红包致歉qaq

  。com首发最新。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