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2章 士子投毒案真相_从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外戚巨商,一位宰相之子和一位刑部侍郎。

  相比起来,新科士子简直连尘埃都不如。

  别说他还没有正式获得进士出身,就算礼部放榜,眼前之人稍稍点头,立刻就得下狱。

  但迎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苏味道定了定神,干脆挺起胸膛,来到面前,将酒壶放在案上,潇洒坐下:“李机宜问吧!”

  李彦道:“咸亨元年,你应试不中,是何缘由?”

  苏味道冷笑:“我赵州苏氏不是名门望族,我也没高官族亲照顾,更无大笔金帛投贿权贵,所以落榜。”

  这其实倒也没什么不可说的,懂的都懂,但思及苏味道初登场时,谈及他自幼神通,信心满满,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

  李彦问道:“今科士子中,外州士子中举了多少人?”

  苏味道瞳孔微缩,闷闷的道:“礼部榜单未发,我并不知道同科的都有谁。”

  李彦道:“那我告诉你,进士科取士三十九人,外州士子十三人,明经科取士七十五人,外州士子四十一人。这比例,可比往年高多了,苏士子觉得是为什么?”

  苏味道眼眶微红,似乎酒意上头,似乎是别的原因,沙哑着声音道:“我不知道。”

  李彦道:“其实很简单,因为今年圣人关注,裴侍郎主持,取士公平了。”

  他淡淡的道:“按照进士科的水平,得文解入京的士子虽是各州翘楚,却因为各地学术水平良莠不齐,还是逊于京中二馆六学的。”

  “因此大部分进士为京内士子所得,少部分为外州士子,这完全正常。”

  “而明经科由于铨选时间太长,能在京中求学的士子,往往不愿意等上四五年才得官位,都来竞争进士,反倒是外州士子更易上榜,我在凉州有一位同窗,他此次也中了明经科……”

  听到这里,苏味道也不得不说道:“李机宜此言公允。”

  李彦道:“但往年科举并不公平,尤其是进士科,对外州士子打压太甚,你的才华横溢,都能落选一回,可见取士不公。”

  苏味道行礼:“李机宜能说出这番话来,已是仗义执言,苏某拜谢!”

  李彦道:“不必言谢,喝酒吧!”

  看着案上酒壶,苏味道怔了怔,却也不敢反抗,倒了一杯,咕嘟咕嘟喝下。

  李彦看了看他的状态:“再喝一杯!”

  苏味道又喝了一杯,才听到眼前这位最年轻的五品权贵道:“其实取士不公,也非上愿,圣人不愿意选士名额,都被关陇士子把持!”

  “可主考官、出题的、阅卷的,大部分都是关陇士子,他们不照顾本地学子,难不成去照顾外州之人?”

  “再者文无第一,评价一篇文章的优劣高下,本来就是一件极其主观的事情,除非是那种公认的名传千古的佳作,否则总能挑出些毛病来。”

  苏味道已经有些迷糊,但听了此言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