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8章 尽收武后智囊团_从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我六人想一并入府拜访的,也是心里没底,才由我先来……”

  李彦见他颇有几分语无伦次,知道这位确实需要一些信心,颔首道:“过目就不必了,请苗佐郎略说一二吧。”

  实际上他也挺好奇的,《建言八事》所说的是哪些,毕竟这可是给太子的敲门砖,北门学士必然是绞尽脑汁。

  苗神客振奋了精神,将奏章收起,直接道:“第一,劝农桑,薄赋徭。”

  李彦颔首:“此乃王道,与民休戚,只要落于实处,都是极好的。”

  苗神客接着道:“第二,给复三辅地,免除关中地区的徭役。”

  李彦赞同:“此次关中受灾太严重了,理应给关中百姓减轻负担,便于灾情后重建。”

  苗神客顿了顿,缓缓的道:“第三,省功费,免力课。”

  李彦目光一亮:“好,我早就认为力课不妥!”

  “官员诸多福利,岂会缺少那点役力?力课所设,多为剥削百姓!”

  “早年贺兰敏之就是如此,那时我没办法奈何他,如今若能免去力课,也是一大快事!”

  这话是真情实意,也为定下基调。

  正是为了让北门学士知道,一旦改投太子,侧重要发生变化。

  果然苗神客领会到了,太子所为和武后不同,立刻表态:“我等一定忠勤王事,善治民生,为百姓安居,为万民乐业!”

  李彦不信口头之言,他要看的是实际行动,点头道:“接着说吧。”

  苗神客道:“第四,宫城不兴土木,禁止浮巧。”

  李彦想了想,恍然道:“太子殿下不是铺张之人,但百官与万民不知,此事颁布,也能让天下人见到殿下节俭,以做表率,确实考虑得周到。”

  苗神客道:“第五,广言路;第六,杜谗口。”

  李彦眉头一动:“第七,第八呢?”

  苗神客又露出小心之色:“第七,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增薪);第八,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进阶申滞。”

  李彦沉默下去。

  听上去,这是为了整顿吏治,让有才华的官员更加得以任用,不让那些*****得高位。

  但这其实就是北门学士的老本行,想要协助太子,对付高门士族出身的世家官员。

  哪怕这个年代的寒门并不寒,李彦也希望出身寒门,有才华的士子,能够得到应有的待遇。

  因为只有寒门机会大了,老百姓才更有上升的机会,阶级的固化才会进一步消除。

  但不是现在。

  李彦稍稍沉吟,并不直接否决,反问道:“苗佐郎是进士出身,早年是在长安二馆六学进学?”

  苗神客苦笑道:“我等哪有福气入二馆六学,都是在州县学馆内学习的。”

  李彦颔首:“太宗于各州设立学馆,就是让更多百姓能接受教育,只是许多学馆的博士,敷衍了事,误人子弟……”

  他至今还记得,凉州学馆那位博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