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2章 即将“远行”的李元芳_从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住了。”

  李彦点头:“我将升冠军大将军,封爵开国侯,封地还未定,听京中传来的消息,还有人提议要升我为内卫大阁领……”

  哑叔目光一凝,赶忙写道:“内卫大阁领之位,千万不能应下,这个职位的权势太大,宰相不可制,与皇权必有冲突。”

  李彦笑道:“那是想要捧杀我,我今年二十岁,正好及冠,就服三品紫袍,还升为内卫大阁领,以后升无可升,赏无可赏,就是那些人发难的时候了。”

  升官太快的反例,李彦曾经想到狄青,所以坚定地拒绝狄仁杰现在升为宰相,宁可多等四年,让狄胖胖有了足够治理地方的功绩,再顺理成章地入阁。

  但就算资历够,如果升的太快,也很危险。

  李彦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李治和武后在位时,不吝封赏,后来更将他升到四品,并非大度,而是不顾他的死活。

  直到李治临驾崩前,握住他的手说道:“年少高位并未好事,朕最后还要对不住你……”

  或许依旧是帝王心术,或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有几分真情实意了。

  李弘登基后,开始有意压着李彦的官职,为的就是徐徐图之,来日方长。

  可这回灭了吐蕃,连带着之前灭新罗的功绩,回去后是不得不升了。

  否则中下层不明所以的人,会觉得特意打压有功之臣,所以朝堂中又涌现出一批疯狂捧他的人。

  官场历来都是如此,说你好话的人,不见得是帮你,说你坏话的人,也不见得是害你。

  李彦悠然道:“徒儿曾经听说,权臣篡位,总有一套流程。”

  “第一步,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大司马录尚书事、相国总百揆。”

  “第二步,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第三步,封王、加九锡。”

  “这三步多少带点调侃,但事实也确实是,一旦到了赏无可赏,进无可进的地步,再往看就剩下九五之尊的宝座了,到时候哪怕臣子自己没有那个念头,身边人也会推波助澜。”

  “当然,绝大部分情况下,臣子自己就会忍不住,贪婪是一回事,还要处于猜忌中,臣子会想我如果不提前动手,皇帝肯定会对我下手,那还不如先下手为强!”

  “这种种患得患失,都是臣子的权力膨胀到威胁皇权的地步后,必然引发的事情,接下来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哑叔对此再有发言权不过,缓缓写道:“你既然这么清楚,为什么要亲自灭了吐蕃呢?”

  李彦想了想道:“圣人视我为友,而我也尽一份臣子之责。”

  实际上,他对待皇帝,无论是李弘和李治,表面的态度是一致的。

  对李弘有真心,创造真气后不断降低基础内功的门槛,正是为了给李弘续命。

  对刻薄寡恩的李治,就是纯粹的揣摩心理,对症下药了。

  这是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