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9章 父亲是逆来顺受的咸鱼,儿子也不会_从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那么神奇?”

  高俅道:“千真万确,太学上下都看着,如果是假的,应该早被揭穿了。”

  赵佶点点头:“这倒是……接着说吧!”

  高俅继续说下去,更是将斋舍里搜出的礼品单奉上:“官家,如今行贿者证据确凿,但受贿者是国子监的哪些官员,就暂时不明了。”

  赵佶忍不住笑了起来:“放心,这些罪臣跑不掉,此案你直接移交给御史台,朕会令他们严惩不贷,一定要把太学好好整顿一番!”

  他的父亲宋神宗当政时,御史台掀起的大案不少,比如苏东坡的“乌台诗案”,主审这起案子的御史李定,被许多人诟病兴文字之狱,在士林中名声极差。

  而李定还主办过另一起大案,正是太学案,在案子的审理中,他秉持了一贯的风格,疑罪从有,大肆株连,“凡辞语微及者,辄株连考竟,以多为功”。

  结果神宗认为这是御史台办事得力,还下令嘉奖:“诏御史推劾太学欺弊事近半年余,司狱昼夜劳苦,其令元勘官保明,量与酬奖。”

  就这么一件案子,审了半年多,御史台昼夜辛劳,最后牵连极广,反倒得了天子的嘉奖,如今又出了类似的事情,那群整天想弹劾人想疯的御史,岂不闻风而动?

  赵佶高兴的地方在于,他不希望坊间再传那件事情,但之前大肆封口,起了反作用,正吸取教训,机会就送上门来。

  相比起宫闺秘事,太学的公平其实才是百姓更该关心的,这与寒门子弟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太学案如果闹得沸沸扬扬,朝野上下的视线转移,自然能淡化掉之前的恶劣影响。

  一想到天助他也,赵佶不禁龙颜大悦,看向高俅的目光都柔和起来:“高提点,看来朕交托给你的三件事,你很快就能完成第一件了!”

  高俅没能反应过来,但官家心情转好是能看出来的,赶忙笑道:“都是托官家的福。”

  赵佶嗯了一声,知道此事的功劳其实不是高俅,而是此人所提到的林冲:“这林二郎朕倒也听过几回,在京师确实有些声名,你再具体说说……”

  高俅道:“此人精通医术,武艺高强,又擅断案,还能过目不忘,好似样样全能,却拜辞官职,只愿当一介白衣。”

  赵佶笑道:“只愿当白衣?朕就没见过不想当官的,只是胃口大小罢了……不过若真如你所言,此人才能势必极为出众,仅一样见而不忘,就能习得诸般才艺,过几日召入宫中,给朕瞧瞧,是不是那般有趣!”

  高俅目光闪了闪,又添了一句:“那真是这林二郎的福分了,只是他曾与公孙逆贼走得挺近,一起扫灭无忧洞,会不会……”

  赵佶一眼就看出,高俅是起了嫉妒之心,生怕自己将那才华出众的林冲也当成了玩伴,但听到公孙昭和无忧洞后,他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