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9章 大宋还是那个大宋,但这次绝不让英_从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虽然连连取胜,进驻涿州,但终究还是没有拿下关键的燕州和蓟州,谈不上收复之功,只能说有希望。

  所以后方才敢直接让他们撤兵,明眼人再是不忿,也会有人帮朝廷说话,争吵个没完。

  可一旦他们真的夺下燕蓟两州,这个时候朝廷如果再要撤军,那舆论就完全不一样了,很多事情也大有可为。

  两人行礼告退,李彦来到窗边,看向后院高俅休息的方向。

  熟知历史的他,早就预料过这种情况,也准备了应对之法,但高俅能直接担上抗旨的风险,令他都有些诧异,然后为之欣慰。

  因为这既省却了一番折腾,更是对乡军强有力的支持。

  此举有些像历史上的童贯,童贯有次随军攻青塘吐蕃,恰好宫中失火,宋徽宗认为是上天警示,不祥之兆,就下手谕,传诏令至前军,禁止出兵。

  按理来说太监的权柄完全来自于皇帝,北宋皇帝派出太监督军,也正是不放心武人,害怕他们作乱,童贯应该立刻宣读手谕,令十万将士回师,只为迎合赵佶那可笑的心血来潮。

  但童贯的选择是“贯发视,遽纳靴中”,他的做法是,把宋徽宗的手谕塞进了靴子,当将士询问时,他还答道“上趣成功耳”,也就是“皇上希望大军能够旗开得胜”,最终“师竟出,复四州”。

  这份决断和担当,别说一个阉人了,就算是将领都没几个能够办到,也是童贯最辉煌的一笔功绩,后面就迅速摆烂了。

  而现在高俅的担当,与童贯有异曲同工之妙,却要更加坚定和难得。

  后方想要和谈,是延续了赵佶和百官南逃的国策,与这样的旨意对抗,他哪怕还带有着让官家回心转意的侥幸,也有着牺牲大好前程乃至更多的莫大勇气!

  “这份担当,我们绝不会辜负的!”

  ……

  “我这次真的豁出去了,一定要赢啊!”

  高俅确实大半夜没睡着,辗转反侧想了好久,难免有些后悔,但又觉得自己做的事没错,最后实在困得狠了,才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会。

  但等到鸡鸣时他又赶忙起了床,强打精神,来到衙门正堂参加军事会议。

  “退兵是肯定不能退的,这个消息也不能让乡军上下知道,更是绝不能让辽军知道,否则前面的诸多心血,就全部毁于一旦了!”

  “那些传信的内侍必须控制住,我反正也与内侍省势同水火了,不怕得罪这些没根的阉狗!”

  “不过在会中不能表现出急切,避免给将士们压力……”

  站在堂前,高俅确定了几个要点,深吸了一口气,走了进去,如平常般来到主位坐下,只是神情难免疲惫。

  好在经过连番大战,除了体质特别突出的卢俊义、史文恭几人精神奕奕外,其他将领难免都有些倦色,所以就连秦明和裴宣,都没有看出这位上司的强自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