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7章 大势之变_跃马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良臣这个消息显然灌了水,而且灌的还不少。

  庐州到海城千里之遥,哪怕累死人、跑死马、把消息传过来也得十几二十个小时。

  但这却是刘良臣的高明之处。

  或者说,是刘家两兄弟的高明之处。

  两兄弟达成一致后,看似刘良佐一直处在被动状态,是刘良臣在不断出主意,可仔细想,何尝不是刘良佐在牵着刘良臣的鼻子走,又能让刘良臣在其中感觉到自己的分量?

  老兵油子便是老兵油子!

  不管在任何时代,但凡是能混到实职高位的,绝没有酒囊饭袋!

  刘家两兄弟都很明白,‘吃饭要趁热’的道理,烧冷灶俨然黄花菜都凉了。

  此时大清国最缺的是什么?

  无怪乎是提神的战绩!

  所以哥俩就算是庐州城内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处理干净,却是提前把消息放出来。

  如果站在民族的角度,这哥俩绝对是华夏民族不可饶恕的罪人。

  但,若是站在时代的角度,他们无疑都是角逐浪头的精明之辈……

  ……

  庐州易帜的消息无疑让大清国吃了一剂极为关键的强心剂。

  尤其是淮安府也被阿巴泰率精锐包围。

  大明在江北的四大战力,已经被他们桎梏住了两个,最强大的海城此时也处在大清国主力的包围中。

  至于龟缩在曹县老巢的刘泽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只是清军各部暂时没时间而已,一旦有时间,分分钟就能灭了刘泽清。

  这一来,虽是登莱方面阿济格还没有传来好消息,但大清国在海城获得‘大胜’,南方又如此顺利,大清国的战略目标已经得以成型了。

  多尔衮在随后也迅速展开了军议,在此时这般形势下,大清国要如何自处?

  没多久,大家便达成了一致,继续往南方增兵,确保南方战事的顺利,从而来巩固全局。

  毕竟,模范军就算再刚猛,至多也就出城几里,若是要到十几里外,俨然有难度,以他们大清国的机动力,只要保持差不多的营帐规模,便足可以应对模范军了。

  ……

  多尔衮本来想的是,晚间的时候,主力再南下,避免被模范军的哨探发现踪迹,影响全局。

  可多铎的猴急,傍晚时便展开了行动,很快便是被模范军游弋在天空中的热气球观察员发现了动向,第一时间汇报给了徐长青。

  徐长青难得利用今天的闲暇时间补了个午觉,得到消息第一时间便过来查看。

  果然。

  遥远处,清军各部看似故作规整,可仔细看,并不用太难就能看到他们调兵的迹象。

  此时正在值守的是徐长青的心腹张龙,他刚开始还没在意,此时俨然也察觉到了不对劲,眉头紧紧皱起,低低道:“大帅,难不成,南方有新变故了?鞑子要对济宁和曲阜动手?”

  徐长青的心里也是‘咯噔’一下。

  张龙这话虽是有点危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