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0章 传承!_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wwwcom,更新最快的无弹窗!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

  在一遍又一遍抑扬顿挫的齐声朗诵当中,新的一天开始了。

  不知不觉,武大已经在良乡县城待了一个多月。

  时令已经来到公元1125年冬,武大的私塾也已经初具规模。

  每日清晨,大致相当于后世的早上8时许,附近百姓人家的孩子,便会陆陆续续的赶来,井然有序的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武大到来之后,他们便会开始一起朗诵《三字经》。

  三字经,是武大给所有的孩子们布置的必修功课。

  其实附近的街坊家中的孩子挺多的,但是学生的数量却并不算太多,一共才只有26个孩子。

  原因很简单,在当下这个年月,由于燕云十六州沦落在辽国手中百年之久,读书认字是许多普通百姓人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武大能够教孩子读书认字,而且还基本不收取学费,街坊们已经是感激涕零,于是乎,他们自发的,或者说是很自觉的,没有将家中所有的孩子全部送到武大这里来,每家只送来了一个孩子。

  这一个多月以来,武大一家人几乎不需yào

  买饭,因为孩子们的家长,每天都会让孩子们早上来进学的时候,给武大带来一些吃食。

  数量不算太多,至多每人一个粗粮满头,甚至是野菜,但架不住人多啊,积少成多,武大一家人自然也就无需再花钱出去买。

  其实武大曾经跟街坊们说过,大伙儿过冬的粮食本就不多,没必要给他带,但是街坊们当着武大的面儿是答yīng

  了,回头还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武大明白,这是街坊们对他的情谊,无法拒绝。

  街坊们这是感激武大,毕竟,武大基本没收取任何人的学费。

  虽说这些街坊都只是普通的庄稼汉子,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傻子,他们很清楚,这个人情欠大了,只要孩子们在武大这里进学,不求什么知书达理,但求孩子认字就够了。

  莫要忘了,只要能够认字,以后或许就不用再在地里面刨食吃了,可以到城里的商铺里做个账房先生哩!

  说穿了,就是个会计,或许在后世根本没几个人在意会计这个职位,但对于当下的普通百姓而言,就算是光耀门楣啦!

  没说的,最起码一点,等孩子长大,找个媳妇都容易多了。

  至于武大叫街坊们把家里的孩子都送过来便是,街坊们一笑置之,依旧我行我素。

  照他们的意思,一家里头能出一个读书认字的孩子已经不得了了,其他的孩子就别做梦了,安心下地干活,多赚点粮食,不然家里头少了一个劳动力,怎么过冬?

  作为北燕王,武大感动之余,心里头微微又有一些愧疚。

  没办法,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