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零七章 书生领兵_穿行宋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豹滔军一战便攻下了青州城,进而在大梁与大宋之间交界的数个军州驰骋纵横,势如破竹一般连下数十座大小城池,将京东东路近半的地盘收为己有,便是连京东西路也有部分地区成了大梁军队的战利品。

  能够如此顺利一是因为大梁的军队确实要比大宋朝的地方守备军队战力强出不止一个档次,再有一点就是依托火药这个划时代的战场杀器从而造成了降维打击,昔日在冷兵器作战时期坚如磐石极难功克的坚城也抗不住炸。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地方都属于梁宋两国交界,本来就不是很远,又同是汉人,彼此之间有所了解是很正常的。

  只要是脑子没有坏掉就不难发现相比大宋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生存环境极度恶化,大梁国的政策就比较宽松对普通百姓更为温和,百姓们自然希望大梁能取代大宋。因此在背后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通风报信带路党都是不少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欢迎大梁入主,大宋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失去现在优越的地位,暗中串联反抗的也不在少数,还有一些大宋的死忠支持者也高举大旗反抗。

  只不过这些人空有头脑全无半点行动能力,面对大梁军队他们的反抗如同螳臂当车一样不值一提被豹滔军直接碾压。

  十几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大宋朝廷上下怎么都没想到局势会恶化的如此之快,京东东路以及京东西路数十座城池连阻挡大梁军队拖延时间都没有做到,对手就已经兵临齐州。

  已经丢了青、淄等州,若是齐州再丢那大梁的军队距离东京汴梁可就不远了。按照对手的推进速度岂不是一月左右便可打到大宋都城。

  面对每天如同雪片一般飞到皇宫的战报,赵佶从一开始的愤怒发展到现在的惶恐,此时焦急万分,恨不得童贯的大军立刻返回汴京保卫他的安全。

  这样紧迫的局势使得朝廷百官不得不放下成见通力合作,推荐人才时只按其能力大小再也不敢考虑亲疏远近了。毕竟大宋在才有他们的荣华富贵,若是大宋真的灭国,怕是谁也别想过上好日子。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纲见实在找不到合适带兵的人,他干脆毛遂自荐要亲率大军拒敌。

  赵佶挑选不出合适的人选,只好让其挂帅,大宋朝投笔从戎的不止一个,多个李纲倒也无妨。虽说对其领兵能力保留意见,但眼下也只好如此,至少这位太常少卿是朝廷的铁杆支持者。

  李纲得到皇命之后,立刻与高俅沟通,要在禁军之中挑选一支颇具战力的军队。

  高俅倒是没有做任何手脚,将自己掌握的禁军的情况如实的对李纲交待。其实不难理解,都说高俅是奸臣他还真的够不上,北宋六贼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也没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