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七章 议定伐吴_季汉当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尚有蹊跷,发军南下必须慎重,故臣以为还是让大司马再探察一段时间,待情况明朗之后再下诏旨也不算晚。”

  曹叡寻声看去,原来是尚书蒋济。此公曾在扬州为官多年,熟知东线的地理人物,对吴作战经验丰富。

  建安十三年曾凭一封书信就将围攻合肥多日的孙权吓退,故而深得曹操曹丕父子倚重。曹叡继位之后也对蒋济颇为礼遇,去年曾赐封他为关内侯。

  见是这位在扬州任职多年的名臣出言反对,曹叡也不由得郑重起来,冷静地问道:“不知蒋爱卿何以言说周鲂投效一事有蹊跷?”

  “回陛下,臣也说不上来,只是觉得此事透露出古怪,虽然收取鄱阳对我大魏自是极其有利,但这样一来大军必须要过江南下,如此深入东吴腹地怕是有些危险啊!故臣以为此事还须慎之又慎。”蒋济拱手说道。

  曹叡闻言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但又想到收取鄱阳郡的美好前景,顿时沉吟不决:“这......”

  此时,久未开口的太尉华歆站出来对蒋济反驳道:“蒋尚书此言差矣,既然说不上来缘由,又何以断言周鲂归降有蹊跷。

  况且大司马已对此事探察许久,周鲂在信中所透露的军情机密都得到了验证,足见此人弃暗投明之心。我大魏若不接纳,岂非失了远人之心?

  至于深入东吴腹地也是应有之义,岂不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要想获得战果,岂能一点风险都不敢担?一旦我大魏收复鄱阳郡,那东吴腹地就尽在我手,纵然这一战不能一举灭吴,料想孙权等辈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说着,转过身子,又对曹叡说道:“陛下,东吴一灭,西蜀岂能长久?此千载难逢的良机,我大魏绝对不能错过。东吴所恃对抗上国者无非水师耳,其陆战绝非王师对手。

  若是有了鄱阳郡这个江南据点,我大魏精兵就可源源不断地渡江南下,到那时我大魏可从容选择东取江东还是西攻荆州,此不世功业之基,还望陛下察之。”

  曹叡微微点了点头,正欲说话,又见尚书令陈矫出班奏道:“陛下,华太尉说的有理,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周鲂既然有心归降,我朝当倾力接纳,不该无端怀疑东吴士人投效的诚意。

  且这些年东吴众官归降我朝者不说多但也不算少,前两年的韩综就是现成的例子,足见孙权不得江南人心久矣,依大司马抄送的周鲂书信所言,此人归顺也在情理之中啊。”

  又见一位重臣出言支持发兵,曹叡终于下定决心,朗声说道:“朕意已决,允大司马所请,发兵南下接应周鲂。”

  “臣等遵旨。”群臣躬身应道。

  蒋济虽仍持反对意见,但见大多数人支持出兵,而他自己又无过硬的理由,只好轻轻地叹了口气,跟随众人躬身领命。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