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 人粮两得_梁山庄园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老太公的那封信,也就短短的几页纸,却看得古浩天感慨不已。为不使其生疑,他记下几个关键之处,便叫时迁送回原处。

  那书信是董太公的长子从沂州寄来,他是沂州司户参军身边的一个书吏,虽不是什么显赫的官职,但凭借家里的钱财和自身的钻营,成了那参军的心腹。

  信中所说大意是,本次沂州春荒严重,朝廷下拨二十余万石救济粮,其中分给沂水县的有六万石,他通过参军的关系要求沂水县把北部董店一带约二万石的救济粮,交由其父发放,要求其父利用乡书手(即后世乡长)的身份,和北部山区乡民信息不通的有利条件,侵吞这批救济粮。

  青黄不接,民不聊生,好容易盼来朝廷救济粮,却成了各级官吏的唐僧肉,也难怪民众会造反,古浩天心里叹道。

  乘着月色,古浩天和时迁走在回去沂水县的官道上。然而那封信的内容始终萦绕在他的脑子里,“二月二十四日,粮船到沂水县码头,二十七日到董店,请父亲妥当处置,免出意外。”二月二十四日也就是七日后,古浩天盘算着,绝不能让救济粮落入董家父子手里。

  次日巳时,两人方回到朱贵堂侄的店里,而李逵和卞祥两批人马均已到了。一路上古浩天想了好多方案,都觉得不完善。报官,想想还是算了,如果州、县两级没有利益关联,董家凭一个当书吏的儿子,又怎能贪得了两万石粮食。分发给民众也不现实,董家势必不肯主动放粮,民众没有组织也不可能过来抢粮,那怕他几人劫下当场分发,恐怕发不了多少,就要面临官兵的围剿了。剩下的就是劫粮了,二万石粮食那就是一支船队,就算他有时间组织起人手劫了下来,但从沂水入运河再回梁山,途中州县关卡重重又如何过得去。

  午饭过后,古浩天招集朱贵、时迁、卞祥等商议。

  “董家竟恁恶毒,有甚麻烦,只待俺杀将进去,砍了他一家老小的鸟首,看那厮又如何吞得下那救命粮。”李逵在一边听了登时就大怒。

  “李逵兄弟,杀了董家也容易,只是那粮食又怎生到手。”时迁虽没什么谋略,但这一点比李逵看得清楚。

  “小官人,要不咱们便使郑家集的旧计。如今有时迁兄弟在此,岂不更方便。”朱贵经历过郑家集的事情,自然就想到了那次行动。

  古浩天斟酌再三,最终觉得若要取得那粮食,也只能通过明面上渠道,买下那粮食,最后看看能不能搂草打兔子顺手捞回本钱,反正总比留在那些蛀虫手里强。至于灾民救济,他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既有定策,他便叫卞祥带李逵一行先赶回梁山,让闻先生调派人手过来做事。可李逵死活不走一定要留下来,古浩天无奈,想想李逵必定已经被官府通缉,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