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九章 南北和谈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佩孚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主要的原因不是张春的强大,也不是孙传芳的畏惧。而是蒋方震的一席话。

  “张为民办学,以蔡元培为主。治军以顾明毛石山为主。党务以李大钊陈庆同为主,行政以伍豪郭华为主。传闻张为民惯与草民为乐,不过教书育人,恍若无事。然百里从信阳入境,所见人民安乐富裕,军容整齐强悍,政府吏治清明。南北和谈,何等大事,委与部属,用人不疑。宋庆龄先生,孙先生之夫人也。国共纷争未息,敢委以重任。所委之人,皆人杰也。而北方糜烂不堪,玉帅何苦。”

  吴佩孚与冯玉祥握手言和。吴佩孚的心事也就了了。第二天就把和谈事宜交给蒋方震,和冯玉祥一起称列车北上。

  武汉会谈有了结果,历史从这一刻有了一些变化。孙传芳、吴佩孚倒向南方,奉系被抛在了一边。

  湖北代表团并没有提出什么主张,只有伍豪利用一些外交手段进行各方调和,求同存异而已。

  其实三方中,地盘最大,军队最多的是孙传芳。孙传芳答应加入国民革命军。条件是湖北也要加入国民革命军,认为人民军和国民军其实差不过。宋庆龄见湖北方面没有反对的意思,也就答应了。

  但是孙传芳反对以广州政府为中央政府。认为应重新进行选举,也反对定都广州。由于南京在他的地盘,为了不招嫌疑。孙传芳说不如在武汉组织新政府。蒋介石竭力反对,毛石山等人也拒绝了。最后宋庆龄确定南京作为临时政府的首都,全国统一后再另行商定。反正南京也不是第一次作为民国的首都了。蒋介石提出军队国有化。组建统一的国民革命军。孙传芳采取了拖延战术,说等到政府成立,内阁组建以后再说。湖北方面认为既然军队国有化,那么所有政党组织军退出军队,蒋介石一口回绝了。因为争议非常大,伍豪建议搁置,待到南京政府筹委会上面去解决。

  由于孙传芳同意将三民主义作为基本国策。并同意加入国民党,在北方各省成立国民党党部,接受国民党党中央的监督管理。国民党在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威望之下。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民国政府倒向了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而苏联认为这是一次重大的外交挫折,其责任在中共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在上海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上,鲍罗廷和张国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苏共认为湖北党部已属于叛党行为。应将湖北党部全体开除出党。

  张国焘认为谈判期间。湖北将每一个议程都用电报发给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谈判底线是湖北党部与中央执行委员会集体决策的结果。苏共无权职责一个兄弟党的决策行为为叛党。

  不过张国焘答应,要在全国进行以工人阶级为主的武装割据,不能让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