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37 章 马关_抗战科技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洋水师聘用的洋员顾问泰莱和瑞乃尔等看到刘公岛被围困,为了活命主张投降,与威海卫水陆营务处提调牛昶昞商量投降办法,计划着由洋员去劝说提督丁汝昌投降。

  9日凌晨2时,泰莱与瑞乃尔来劝丁汝昌投降,被严词拒绝。劝降失败后,又与马格禄、浩威等策划以众相逼。

  但是他们仍然遭到了丁汝昌的言辞拒绝,并且将这些人斥退。

  11日,眼看援军无望,丁汝昌召集诸将和洋员顾问会议,会议从上午一直开到午后,他提出舰队突围主张,却遭到牛昶昞与洋员等联合反对。无奈之下,丁汝昌下令将提督印戳角作废,以防有人盗印投降。

  会议无果,万分失望的丁汝昌晚饭也没吃,一直枯坐在桌旁,面对着挂在墙上地图,眼看着曾经辉煌的北洋水师,为什么那么快就被吞食。是自己的原因吗?还是别的原因?为什么求援的密信发出去了这么久,没有得到回音,还不让出战?带着种种的遗憾,他服毒自杀了。

  顾问洋员美国人浩威假借丁汝昌的名义起草降书。其实提督印当时被故意藏了起来,并未被戳角毁坏。

  14日,牛昶昞以海陆军代表身份登日海军松岛舰,与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签订《威海降约》11条,将北洋舰队残余的11艘军舰、刘公岛炮台及军资器械,全部移交日军。

  战争打到这个地步,清朝政府自决已经没法再打下去了,于是朝廷任命李鸿章为特命全权大使前往日本进行和谈事宜。

  2月14日,李鸿章及其子李经方,美国顾问科士达,离天津去日本,20日在日本马关春帆楼与日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开始谈判。

  谈判过程中,日本肆意勒索,所提各项条款,只准李鸿章说“允、不允两句话而已”,并时时以战争再起和进攻北京相威胁。

  73岁的李鸿章虽然极尽周旋,但谈判几次没能成功而峰回路转,当时一名日本人偷袭李鸿章,用枪击中其左脸。他瞬间血流不止,应声倒地。

  当时负责谈判的伊藤博文,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气得直吐血。他也害怕谈判就此破裂,要知道在当时日本战争潜力几乎已经被挖尽了,如果继续战斗下去?恐怕财政就无法支撑了?现在他们如此强硬,也不过是外强中干。

  于是伊藤博文急忙乘车亲自前去慰问李鸿章?并且向李鸿章保证一定会严惩凶手。

  而李鸿章也知道现在清朝的那些人是怎么想的?他们只想快速求和,再加上自己的北洋已经几乎是全军覆没也无力再战?而南洋的刘海又是坐山观虎斗,看来是指望不上?为了能够早点结束战争?李鸿章也只能暂时的忍耐。

  于是李鸿章并没有离开日本,而是就地养伤,在伤势稍稍好转之后就立刻投入了谈判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