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波澜_清穿七阿哥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朝会之后,波澜顿起。

  和亲王弘昼知道四哥盼皇后这一胎盼了很久,可万万没想到,四哥宠孩子就算了,文臣还能搞这么一出!

  看样子,四哥也是惊讶的,应该是张若霭起头,他们自发撰写的贺文。

  真是人才!

  弘昼恍恍惚惚地回了王府,和福晋吴库扎氏大发感慨,“张大人和粱大人他们才是为臣的顶峰啊……那文采,啧啧啧,什么时候见过四哥高兴成那样儿?日后的圣眷都要超过爷了……”

  古往今来赞美圣上的不在多数,像四哥登基了那么久,什么奉承没听过?什么场面没见过?年年祥瑞层出不穷,四哥都懒得关注了。

  可今天来了那么一出,真真是符合了四哥的心意,夸永琮,比夸他还管用。

  弘昼感慨完,去前院找自个的幕僚去了。

  府上养了几个先生,还有专门给他润色奏折的人,虽说比不上张大人他们才华横溢,在京城也算是顶尖的文士了。

  弘昼就把他们召集起来,虚心地问:“诗词还有贺文怎么写?请先生教我!”

  满洲的勋贵大臣脚步飘忽地出了宫,他们的神色都很凝重。

  特别是武将那一列,敬仰的眼神朝文官那儿飘去,心里不住地想:

  高,实在是高。

  可爷几个都是粗人,只会骑射,领兵打仗还行,写文章?这不是要了我的命么!

  他们不懂汉学,只会些日常用语。这不行!

  据说万岁爷喜好汉学,与皇后平日里说的都是汉语,端贝勒更是精通此类。

  眼瞧着汉学兴起,现在又来了个夸赞七阿哥的贺文,现在好了,不跟紧潮流写句诗词,写句散文夸夸,那就是落后了啊!

  爷还能做皇上的宠臣么?

  就连乾隆也没料到,推广汉学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前进了一大步。

  前几年永琏病好之后,让宫里的绣娘做了许多汉服,节日里进献给他和太后、皇后。后来他又上折子说,满汉融合是大势所趋,当大力推广汉学……

  乾隆仰慕汉家的诗词,从小喜好写诗,自觉到达了一定的水平,也十分赞同永琏的提议。

  满人,还是太少了。

  这是利国利民的长久之计,不能急于一时。

  他哪能想到,暗中让臣子写一篇夸赞爱子的贺文,能有这般的效果?

  乾隆踏进长春宫的时候已经想明白了,握住皇后的手,“张爱卿真是个聪明人。”

  皇后瞥了他一眼,好气又好笑道:“褒扬皇上不行吗?还把永琮牵扯了进来。他还是几个月的小娃娃,当不起这般的赞誉。”

  乾隆摸摸鼻子,欣喜过后,察觉到了一丝不妥。

  确实,永琮还太小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看多了人心叵测,自然不希望自己的爱子被他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不过他登基之时,皇阿玛已经给他扫除了障碍,留下一个盛世雏形,多年以来乾隆早已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