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探索3_浴血荣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29年3月唐生智东山再起,白崇禧在北方无法立足,在一片打倒声中化装由塘沽搭乘日轮南逃。蒋介石获悉,急电上海警备司令熊式辉“着即派一快轮到吴淞口外截留,务将该逆搜出,解京究办”。

  蒋介石必欲除之而后快之心情,溢于言表。

  后来亏得熊式辉的秘书通风报信,白崇禧方得以逃一命。

  白、蒋关系是民国史上的一只万花筒,战场上同生共死的关系瞬间就变成兵戎相见的关系,政坛上相依为命的关系眨眼就转为你死我活的关系。

  但蒋介石那个庞大的湘江追堵计划,还是必须用白。桂军战斗力极强,又有白崇禧的头脑,很可能要唱主角。

  白崇禧倾桂军全部两个军于桂北边境,以第十五军控制灌阳、全县(今全州县)一带,以第七军控制兴安、恭城(今恭城瑶族自治县),自己也带前进指挥所进至桂林,弹指之间,撒在湘江一带的大网形成。桂军完全一副在全、灌、兴之间与红军决战的架势。

  但白崇禧还多了一个心眼儿。他在调动大军的同时出动空军,名曰侦察红军行踪,实则侦察蒋军的行动。与蒋打交道多年,他太了解此人了,所以一直怀疑中央军想借追踪红军之机南下深入桂境。桂系的主要原则依然是防蒋重于防共,对红军“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让开正面,占领侧翼,促其早日离开桂境。

  台湾《中华民国史事日志》记载,1934年11月17日,“白崇禧赴湘桂边布置防务”。

  他不是去布置战斗的,而是去布置撤退的。

  白崇禧原来沿湘江部署的南北阵形,恰似一扇在红军正面关闭的大门。现在突然间被改为以湘江为立轴的东西阵形,似大门突然打开。尤其是全、灌、兴三角地带之核心石塘的放弃,更是令千军万马、千山万壑中出现了一道又宽又深的裂隙。

  据湘军记载,桂军放弃全、灌、兴核心阵地的日子是1934年11月22日。

  此时红军前锋距桂北已经很近。

  完成这些布置后,白崇禧才带着刘斐去会刘建绪。刘建绪与白崇禧握手时,以为湘江防线业已被湘、桂两军衔接封闭,未料想恰是此时,桂军那扇大门却悄悄敞开了。

  今天披露了蒋介石的日记,在蒋介石在日记里面,“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屠杀共产党之前,要不要和共产党翻脸,他颇费踌躇,十分犹豫,因为他跟共产党翻脸,跟共产国际翻脸,势必要影响苏俄对中国北伐的武器和资金的援助,所以他犹豫再三,拿不定主意。最后,据今天放在美国胡佛研究所的日记记载是“勉强听取了白兄的意见”,就是白崇禧力主跟共产党翻脸,坚决要求屠杀共产党人,所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开始。

  接下来我们再看,到了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