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选择4_浴血荣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陈独秀为何无法走出独立自主道路(上)

  陈独秀主张一面工作一面搞革命,他说:“革命是我们自己的事,有别人帮助固然好,但没人帮助我们还是要干,靠拿别人的钱来革命是不行的。”所以他不同意接受共产国际的经济支援,也不愿意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这是陈独秀很强的独立性的一面。陈独秀这个观点,实际上表现了我们早期共产党人一种完全理想化的追求。哪一个党人不想独立?但是若不能自主地解决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理论再好独立也是一句空话。

  陈独秀后来很快就面临这个问题,最初是想让党员把自己的工资全部捐出来,陈独秀自己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是没有办法,成立这样一个党,仅仅靠一个人的工资收入、稿费远远无法支撑党的活动。

  陈独秀的强硬使得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非常紧张。

  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很快转机就出现了。

  1921年10月4日下午,陈独秀正在家中与杨明斋、包惠僧、柯庆施等5人聚会,被法租界当局逮捕。到捕房后他化名王坦甫,想蒙混过去。但不久邵力子和褚辅成也被捕来,褚辅成一见面就拉着陈独秀的手大声说:“仲甫,怎么回事,一到你家就把我拉到这儿来了!”

  陈独秀身份当即暴露。

  当时的情况非常糟糕,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有点证据确凿这个架势。陈独秀当时就感觉大事不好,起码要坐七八年牢,不会比七八年更短。

  这时,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起了关键作用,他用重金聘请法国律师巴和承办此案。

  10月26日,法庭宣判释放陈独秀,罚100元了事。

  陈独秀原来估计这回自己要坐上七八年牢了,出狱后才知道马林为了营救他们几人,花了很多钱,费了很多力,打通了会审公堂的各个关节,方才顺利结案。

  按照李达的说法:马林和中国共产党共患难了一次。

  这次遭遇对陈独秀影响极深。他通过切身经历才真正感悟道:“不光是开展活动、发展组织需要钱,就是从监狱里和敌人枪口下营救自己同志的性命,也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经费。这些现实问题,的确不是凭书生空口的豪言壮语能够解决的。”

  陈独秀本人极重感情,一番波折,无形中增进了他对马林的感情和理解。李达回忆说:“他们和谐地会谈了两次,一切问题都得到适当的解决。”

  有了这个基础,陈独秀最后同意了接受共产国际的经费援助。当然,陈独秀还是绕了个弯,就是用中共中央下设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接受共产国际的援助。绕了个弯,下了个台阶,但最后毕竟还是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援助。

  据包惠僧回忆,当时陈独秀与马林达成的共识大体是:

  一、全世界的“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