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5章 冠礼、子秦_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乃尊称,如百家诸子,至于秦乃象征你的身世。”

  ……

  蔡邕解释一下子秦的意思,然后看着秦侯嬴斐,道:“一般来说,士冠礼分为两大礼程,第一程是预礼,第二程是正礼。”

  “预礼便分为:筮日:、筮宾、约期、戒宾、设洗几个环节。”

  “第二程是正礼,即加冠之日的礼仪程式。最前面的一项还好,陈服器不过是清晨开始陈设礼器、祭物与相应服饰。”

  “只是这第三程,乃迎赞者入庙,大秦帝国分崩离析,根本就没有宗庙存在,不知秦侯对此有何意见?”

  听到蔡邕的话,嬴斐思来想去,最后决定面朝骊山,以始皇陵为宗庙。

  见秦侯嬴斐拍板决定下来,蔡邕也是松了一口气,因为他清楚解决了宗庙问题,剩下的三加冠、宾醴冠者、冠者见母、宾赐表字……等等就简单了。

  ……

  及冠礼说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却极为简单。就是在这一天秦侯嬴斐,按照这些司仪的吩咐该叩拜的时候叩拜,该行礼的时候行礼。

  ……

  初平四年,二月六日。

  这一年秦侯嬴斐二十二岁,这代表着他来到这个汉末已经整整十年。

  今天对于天下而言,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一天,但是对于秦侯府却意义长远,这一天秦侯嬴斐及冠。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及笄。

  及冠对于中原男儿意味深长,代表着成年得到了家族的认可,特别是对于帝王而言,冠礼具有特殊的意义。

  周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在位之王去世,嫡长子无论年长或年幼都可以即位,但若未成年行冠礼则不可亲政。

  周成王幼年继武王之位,但周公摄政直至其成年。嬴政十三岁即秦王位,但也是直到二十二岁,“冠,带剑”,方才亲政。

  从天子至士庶,冠礼都是“成人之资”,未行冠礼,“不可治人也。”

  ……

  嬴斐的身份特殊,由于父亲生死不知,一直以来,冠礼的举行就一直拖了下去,因为整个秦侯府没有一个人有资格言及嬴斐冠礼。

  这也就导致秦侯嬴斐一直拖到了二十二岁,没有办法再拖之下,方才将嬴斐冠礼一事提上日程。

  更何况在大汉王朝极重冠礼,当年周防年十六,仕郡小吏。世祖巡狩汝南,召掾史试经,见他“尤能诵读”,欲拜为守丞。

  而周防“以未冠”,不能从命。

  正因为如此,秦侯嬴斐举行冠礼,已经成了秦侯府迫在眉睫的一件事了。

  ……

  由于秦侯嬴斐的师长全无,宗庙不知所踪,没有办法之下,只能以蔡邕这个岳父为长辈代劳,为秦侯嬴斐加冠。

  这一天的扶施县万里晴空,秦侯府前面的广场早已经戒严,铁鹰锐士与白土大营的五万大军,将整个扶施县层层包围。

  秦侯府的文武百官,除了镇守汉州的赵云等人之外,几乎全部都在。

  这是千古难得一见的大场面,就算是一国帝王也很少加冠,搞得如此隆重。

  加冠赐字,对于汉末的男子而言,这不仅代表着责任,更是一种来自天地的认可。

  ……

  对于冠礼,个人感觉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红塔山觉得古人的名字都有一定的寓意,而不像现在的“建国”“爱军”等……

  这一章大多数东西都是百度的,红塔山觉得我们应该了解一下,不喜欢的可以不看,与书章节影响不大。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