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0章 称帝大典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代考妣为皇帝皇后。立大社大稷于长安,分置南北郊。以册宝立妃姜氏为皇后,嫡长子龑为皇太子。布告天下,咸使闻之。大周明武五年二月二十三日!

  诏毕,即皇帝之位。

  而后,有司奉上皇帝六玺。

  高诚敬而纳之,悬于绶带。

  再三敬拜天地,而后移驾东北。

  至汉高祖长陵,早已寻觅好的汉室宗亲,恭列长陵外左右之侧。

  咸使相引,遂至于陵庙。

  而后,作祭作词,拜而敬之。

  祭拜过汉高后,便有汉室宗亲,奉上传国玺,以示天命,自汉归周。

  高诚三拜玺印而受之,诏封其为归命公,许立社稷、宗庙,传汉之祭祀。

  整套流程下来,丝毫没把正儿八经的大汉天子刘辨放在眼里。当然刘辨现在还不知道这些,更不知道自己那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已经当着高皇帝的面,把天命归于大周了。

  稍后,又回到兰池。

  再祭天地,承奉至宝,以示天命归之。再祭四海山川,诸灵神袛。

  至此,称帝大典算是结束了大半,百官万民陛下万年、大周万年以庆。

  随后大驾折返长安,归于太庙,祭告诸祖。追尊文王为文皇帝,祖父为太皇帝,曾祖为高皇帝。

  敬告祖先后,称帝仪式,才算正式完毕。

  而后,高诚领百官归宣德殿。

  正式册封姜纾为皇后,授皇后印绶。册封蔡玑为贵人,秦妃、林妃皆为美人。

  接着,正式册封高龑为皇太子,加秦王,授秦王印绶,居太子宫,许开府。同时,册封世子妃孙氏,为太子妃、秦王妃。

  再册封嫡长女高琼珶为长公主,位同诸侯王,授长公主印绶。册封嫡次女高宝宝为京兆公主,位同郡侯。册封义女为河东公主,位同郡侯。

  除去嫡长子的太子位,以及嫡长女的长公主位,公主亦或日后所诞皇子的封爵,基本上也由此定下论调,那就是位同郡侯,连县公都没得。

  如此制度,自然是为了限制日后皇子的权利。毕竟,他们只是郡侯,即便再怎么混也最多混个县公。但是跟太子所居的秦王一比,就差之千里了。

  而嫡长制,自然也是大周的传位之制。

  把自己一大家子封完后,就轮到百官。

  三公自是不用多说,悉数加封县公,而郡公则是留给追封的,总不能日后诸公薨了不追赠吧。至于国公,即便是三公,也未必就能享受到追谥国公的待遇。

  九卿悉加郡侯,军将悉封郡侯。其余诸官,依劝进之功,悉数进加。

  大肆封赏过后,国朝并没有开始举国大酺,而是准备了一番后,马不停蹄的就赶往冯诩郡,直奔黄帝陵。

  好在路程不远,高诚领百官皆乘快马,终在三月初三赶到了黄帝陵。

  早就准备妥当的栗邑令,恭迎帝驾入黄帝陵。

  而后,高诚领百官,大祭轩辕始祖。

  后命谒者引黄帝陵中香火,归于长安社稷,以示香火传承。

  又诏封栗邑令,兼黄帝陵令,负责修缮黄帝陵,每年祭祀,香火不断,祭物不绝。

  待到黄帝陵香火,传至长安大周社稷后。

  高诚又领皇后、太子、百官敬祭,祈告香火不绝,社稷永传。

  三日后,帝着天子服饰,登新建南北郊。

  祭天于南郊,就阳之义。祀地于北郊,即阴之象。

  奉传国宝玺,秉轩辕香火,即天子之位。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