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1章 拜访蔡邕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拜好爽啊。上辈子,相当明星,没一点机会。没想到这辈子,委实过了一把明星的瘾。

  天天跟这帮子下属们在一块,时间久了,他们也熟悉了自己的脾性,亦君臣、亦善友。根本见不到他们如同底层百姓这种对自己的崇拜,也就没了什么爽点。

  蔡邕不敢托大,虽然没有前来迎接高诚,但也没让高诚吃上一顿闭门羹。

  进入蔡府之后,高诚便直入客室。

  亲卫都于外候着,阎行则随在身侧。

  “蔡师,许久不见,诚心甚念啊!”

  高诚面上笑意十足,客气一句。

  蔡邕亦是一笑以对,反问说道:“君侯此刻,不在商讨军务,竟有时日来敝府,邕是当真未曾想到。”

  “噢~蔡师为何认为诚应商讨军务?难道只是因为首阳一败吗?”

  “不是吗?”

  蔡邕又是反问,继续说道:“这一战,当是君侯带兵征战,败得最惨的一次吧。”

  “确实,近乎全军覆没。但,无伤根基,不出半年,诚自有十万雄兵。函谷天险,撑个半年,不足为过吧!”

  高诚似乎很有自信,似乎根本就没将关东群雄放在心在。

  这一幕,看的蔡邕心底不由暗赞两声。

  真不愧是能征善战的天下名将,但是这份镇定气质,就足以比下大多数人。古往今来,主师全军覆没,多是忧愁万分之辈,毁了不知多少势力。

  “君侯好气魄,不知君侯晚间前来,所为何事?”

  “为了太学之事。”

  高诚道明来意,继续说到:“多年战乱下来,太学残破不堪,诚先前使元常,恢复太学学制。只可惜,战事紧迫,未能看上一眼,便去了洛阳。”

  “此事,邕倒是要待关中学子,拜谢君侯了!”

  蔡邕说完,恭恭敬敬的行了一拜礼,接着又说道:“如今,天下战乱不休,九州百余郡国国学,多是处于荒废之状。而关中、凉州尤甚,太学建于武帝年间,历经数百年。王莽之后,迁建洛阳,可京畿一战,听闻董卓亦是毁了太学?”

  “这倒没有,董卓仅是将太学博士、太学生,尽数迁往了安邑。但,太学,亦是名存实亡了。所以,日后长安的太学,将会成为真正的太学!”

  高诚非常自信的说了一句。

  蔡邕盯着高诚看了一眼,冷哼一声,言道:“君侯之心,路人尽知矣。”

  “哈哈~无妨,这天下还有谁不知道谁。既然都已经私聚兵马了,若言一心忠汉,太过虚伪了。”

  “不提这个,君侯既然想知道太学的情况,那老夫就与君侯言之!”

  牵扯到忠汉与不忠之事,蔡邕不想讨论,也不知道该如何讨论。

  “蔡师请讲!”

  “太学比之以前,占地大了三分,学生也是多了不少,有五百余人。其中,多是君侯帐下官吏之子。唉,比之往前,要求低了不知多少。钟元常一个劲的将那些官吏之子,往太学里塞,当真是气死老夫了!”

  “...”

  高诚不说话。

  废话不,不是为了培养亲信,自己何必重建太学。既然建了太学,那自然是优先考虑自己人家中子弟啦。

  “君侯,倒不是邕传教有别。而是其中学生,驳杂不堪,难以施教。似幕僚、文吏家中子弟,自幼上过庠序,好些的上过大学,基础牢固,教之不难。可那些武官子弟,多是大字不识一个,更遑论论语、春秋之书。”

  “学内博士,老夫千挑万选,得之三人,育五百学子,委实太难。偏又驳杂,实在难为!”

  “如今,半年之久,太学成效甚小啊~”

  蔡邕一番倒苦水,也让高诚陷入沉思。

  自己当初,有些太过想当然了,不该如此啊!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