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4章 犍为之战(3)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现在段煨也抱着不看好的态度!

  随即,看向阎象。

  阎象收襟直视高诚,拱手言道:“大王,臣请发兵,灭宋建,定河首之地。”

  “此次伐蜀,皆因诸胡夷临阵倒戈致败。国朝一出洛阳,一出巴蜀,皆无果而归。不仅是士气有损,更让某些宵小心生轻国之意。由此,国朝当速破宋建,重竖军威,以扬国风!”

  阎象说完,高诚嘴角一扬,目光绰绰,这番话可是说到自己心里去了。

  从伐蜀一战中便可看出大周威望的逐渐下降,宋建相攻、板楯蛮造乱、五溪蛮叛变,都是最明显的印证。不知如此,其他势力也肯定会轻视大周。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大周自己的百姓、军队,心气都会愈发低下。到时候就不是人家轻敌,而是周军本身就弱了。

  有句话说的好,精兵都是打出来的。

  不打胜仗,就出了精兵。不打胜仗,也出不来天下锐师。

  只有连续不断的胜利,士卒的心气才会愈高,对必胜的信心也愈加充足,战斗力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高诚点了下头,冲着段煨言道:“段公,孤以为阎相所言有理!”

  一句话,让段煨陷入沉默。

  若依照自己的意愿来说,出兵并不适合。伐蜀无果,国内又逢灾际,再出大兵远征河首之地,没那么容易。

  即便是能够在陇西一带歼灭宋建主力,可那让人望而生畏的高原怎么办?

  多数士卒,踏入其间,皆吸吐难耐。

  骤时,宋建仗地势之利,结诸羌各部,趁虚击之。一旦再败,国朝就真的是元气大伤了。

  只是,观王上意愿,非己所能劝阻啊!

  “大王,臣以为不宜急躁。河首地势不在吾,人和亦不在吾,天时...就更加不在吾!”

  段煨倔强的昂起胸膛,直视高诚目光。

  高诚深吸一口气,同样注视着段煨,沉默了片刻,问道:“那,段公以为,天时为几时?”

  “明岁秋收!”

  段煨毫不迟疑的言道,这是最大限度的时间了。因为周兵起码需要在河首高原一带,习惯那未知力量带来的疾病。而一年,也未必能保证所有人都战力如初。

  不同于伐蜀,巴蜀之地山多林密,险隘众多。但起码大军可以适应益州北部的环境,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给予对方机会。

  至于粮秣,消耗自然是不小,而去打河首,消耗的粮草辎重,绝不会少于伐蜀。

  狄道一过,数百里无人烟。再至河首,方圆千里之上,广袤荒凉,无通途可行,无人烟可掠。大军每进一步,消耗的粮秣都会倍增!

  “好!”

  高诚凝着眉头,看着段煨,继续说道:“稍后段公与贾总参商议一下,攻打宋建一事,仍要做好部署。或可似伐蜀一般,分数步而行。但是陇西战局,务必胜之,关中、汉中之兵,皆可调动。纵是不能参战,也要让那些新兵感受下大战的气氛!”

  “呼~”

  段煨轻松一口气,拱手言道:“臣遵命!”

  “嗯,两位爱卿且先回去准备吧!”

  “臣等告退!”

  待两人走后,高诚盯着敞开的殿门,暗叹一声。

  不知段煨是老了,还是真的害怕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很可怕,但并非绝对。上了高原,有人能够适应安然无恙,有人却可能命丧他乡。解决的法子没有,自己不懂医学,哪晓得怎么治高原反应。

  所以,想要灭了宋建,只有两种法子。

  一是从数量众多的周军中,挑选对高原反应适应时间短的士卒,与宋建交锋。这种法子的前提就是要击溃宋建的主力,否则很难建功。

  第二种就是笨法子了,老老实实的派人居住高原,用时间来逐渐适应。估摸着,没个一两年根本不可能。

  “唉~”

  高诚长叹一声,有些无奈。

  大周需要激进的三军统帅,却也需要成熟稳重的老将坐镇。对于段煨,一时间自己还真抉择不来!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