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6章 乡里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爵位也下来了,七等辅国都尉。日后,再打一仗,立了功,距离那将军爵,就差一级了呢。”

  “哎呀,哎呀,来来,亭长喝茶,等会俺就回去煮饭,今个就在俺家吃。”

  “好,以后俺这老头子,说不定也得攀攀老二呢,争取把这俩不争气的崽子也给丢倒行伍里去。”

  “这可不行,恁家五个小子,走了仨,就靠这俩给你养老呢。”

  说完,老妪又冲着正在干活的老大喊了一声:“老大,今个先歇歇,去沽些酒。”

  “嘿~阿母,让娟去吧,俺把这两亩地整完。”

  老大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望着地头的老母,给自家细君使了个眼色。

  娟点头会意,收拾了一下,就朝着地头走去。

  田埂边上的亭长,也起身,冲着自家俩小子,气呼呼的吼道:“没眼劲的娃子,还不快帮恁大兄,拽着两头牛看戏啊!”

  “阿翁阿翁,俺们这就去。”

  “对了,到了点就回来吃饭,今个该庆贺庆贺。”

  “知道了阿翁。”

  甲长一只手抱着一个最小的一个孩子,稍微大点的则是帮着他祖母背着几双草鞋和自己的玩具。老妪则是拄着拐杖,夹着编条,没编好的斗笠也顶在头上。

  一行人,在周围人羡慕的目光中,朝着田野中央的居所而去。

  一个里,不过二十五户,也就是一个小村子,占地两三亩。地势,要比周围的田地高上一点。里间,屋舍齐落,路径分明,周围一道一人高的土墙围着,也就防个野狼啥的。

  村口外,倒是有一条两步宽的夯土路,延绵而去,一望无继。那是县里出徭役修的,连通全邑五个乡,五十个里,一千二百五十户。

  没错,他们只是一个邑,但这个邑很出名。

  镐邑。

  当年大王临阵破敌五十万的镐邑。

  (越传越没谱)

  全邑也就两千户,剩下的一千户都在邑城里。

  一个镐邑当然没办法跟国朝的政治中心相提并论,人家长安县下属了足足一百五十多个乡,光是住在城外的百姓就有十来万口。

  而那大城里,住的也有三四万户呢。

  五户一伍,五伍一里,十里一亭,十里一乡。

  乡老治民,亭长治安。

  相比起大汉的乡里制,周国并没有改动太多。唯一的区别就是依照上面军政分离,连同乡里之间也是划分职责。

  亭属县尉,主司治安。乡属县令、长,主司治民。

  县设军属处,郡设军属署,国设军属司。

  细数下来,整个周国仅是军属就有三十余万户,占据国朝之半。虽然他们也要交税,但对于周国来说,仍旧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周上下无不是将目光放到足足有六七十万户的益州身上。增加户口,能够大幅度减少军户的压力。

  走到村子口,亭长看着不远处官道上的一架车马,不由皱起眉头。

  车马甚是豪奢,两匹白色神骏,轿厢更是玄珠挂玉,光彩耀目。左右还有三名少年,骑马缓行,伴于左右。

  少年皆是锦衣玉袍,带剑佩玉,坐下宝驹异常高大。

  亭长是伤退之人,当然见过世面,这般出行人家,非大富即大贵也。毕竟,一般人可没那个资格佩玉。

  看着越来越近的来人,亭长也看着愈加清晰。

  与身后老妪摆了下手,示意靠旁,待这一行人过去后,再进村子。

  随后,将怀中的孩童放下,阔步迎了上去。

  他是亭长,任何外来之人,他都有权过问,也必须去过问。

  “在下丘亭亭长,敢问贵公子一行,欲往何去?”

  相隔十余步,亭长横于村口官道正中,拦住去路,只手躬礼。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