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_张辽新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少见。他也对着张辽抱拳还礼道:“岂敢!岂敢!能得将军相迎,三生有幸!”

  这时船也稳稳的靠岸了,糜竺跳下船来,对着张辽说:“糜竺久仰张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才知闻名不如见面啊!”

  “子仲先生过奖了!现马匹已经备好,我们城中再谈。请!”说完,一把挽住,请糜竺同行。

  “请!”

  进城后,张辽将糜竺请到暂居之地,摆下酒席招待。

  “子仲先生远来,张辽略备薄酒,为先生接风洗尘。”张辽端起酒杯,“子仲先生,请!”

  糜竺也举杯示意,“张将军请!”

  “子仲先生,张辽是个武将,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还望子仲先生不要见怪。”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张辽拉开了话题。

  “张将军有话请讲。”

  “呐,我就直说了。信想必先生应该是收到了,就是不知先生对信中之意有何打算?”

  这还真是直,上来就要说法。战绩放在这儿,实打实的,打扮上又像个书生,可说话又这么直,糜竺有点看不清他眼前的这位将军了。

  也难怪糜竺糊涂,若是满宠、曹洪或是任何一个和张辽接触过一段时间的人在场,都不会对张辽的表现感到意外。无论在什么时候,张辽总是喜欢把“我是个武将”挂在嘴边,然后十分自然的、大大咧咧的满大街打抱不平,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叫惩恶扬善,一时间,只要有张辽待过的地方,治安情况是大为好转。他还喜欢泡在军营里,训练之余和士兵们一起打架,蹲在一起吃饭,丝毫没有尊卑之分,但却深得士兵们的爱戴。他的行为带动了曹洪和乐进,不过乐进只在军营里和他一样,曹洪却在哪儿都学他。若说他真的是粗鄙不文的武夫又不尽然,那一笔漂亮的书法,渊博的见识,还有抢救东观藏书的行为,都很难把他和一个武夫联系在一起。很多人对他的行为进行过种种的猜测,什么居心叵测啦,韬光养晦啦,收买人心,自污其身,等等。最后,还是老大曹操做出了最终的结论:这小子***就是这么个人。

  其实曹营诸人又怎么会知道,这个张辽实际上是一个受到过后世良好教育的人。他没有架子,那是人人平等的教育深入人心;他打抱不平是因为没有了后世法律的约束他要发泄对权贵恶霸的不满;漂亮的书法那是小时候家长和少年宫老师逼出来的;渊博的见识来源于后世信息的大爆炸时代;抢救东观藏书是因为他不愿意见到战乱中文化典籍的损毁,最重要的是他不愿意后人在没有完整典籍的情况下肆意篡改和歪曲先人的观点。说穿了,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的碰撞。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们拭目以待。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张辽予以自保的用意,他知道自己的这位老大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