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0章 汉朝的官员任职回避制度!_张辽新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互法》这样的法令,规定了本州人不得当本州刺史,本郡人不得当本郡太守;儿女亲家不得到对方的故乡当官;两州人士不得同时到对方的州里当刺史。如此一来,张辽就有了不在并州为官的依据。虽然蔡邕曾经上疏极力反对这项法令,朝中大臣也纷纷附和,可是当时早已经受够了党人唠叨地汉灵帝下定了决心,此项法令最终还是被颁布了下去。

  其实此事在张辽眼里倒是十分正常,平心而论。《三互法》确实有利于肃清吏治,防止官员以权谋私。虽然异地为官不可能完全彻底的根除贪官,但是却能使贪官的犯罪成本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官员的贪污行为起到了抑制作用。

  最关键的是,他不能因为这些细节没有做好而引起曹操的“关注”。^^^^

  果然。张辽在话的同时暗中注意着草擦的表情。当他到希望调离并州的时候,曹操地脸色有极细微的轻松。这使得张辽更加的放心了。

  “文远,这有必要吗?”曹仁不解的。

  “子孝。国法如此,我等身为官员,自然也不能违背。”张辽笑道。

  “国法?”曹仁等武将愕然。他们虽然也通读典籍,可哪里会关心一些细节上的法令,即使这条法令引起了朝堂上地争议,那也不是他们关心地范围。

  “诸位将军,文远的是先帝在位时颁布地《三互法》,官员不得在家乡为刺史。不过那时候除了冀、幽两州,其他各地均对此法令有所抵制。”郭嘉向众人解释道。

  夏侯渊皱着眉头道:“文远,即是如此,那又何必理会。我军中将领,熟悉北方胡人者唯有你和子龙。子龙资历尚浅,你……”

  夏侯渊话还没完,就被张辽抬手打断。张辽:“妙才兄,资历是可以历练的,国法却是不能够违背地。^^^^何况主公自己就一直严格执法,我等亲族、部属又岂能让主公为难?”

  曹操闻言一笑,道:“好你个文远,你的事情,如何又拐到我的身上?”

  “主公,你身为豫州谯县人,可是从来未曾在豫州为官。即便如今主公权倾朝野,曹氏和夏侯氏也无人在豫州为官。这难道不是主公刻意为之?《三互法》虽然在先帝时为党人所反对,但那些党人也不是圣贤,他们的反对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丝毫没有一公心。老实,我本人还是认可《三互法》的,这种涉及亲属关系的任官回避制度可是开了历史的先河,必将对后世产生极大地影响。先帝在位时虽然不怎么靠谱,不过这项原本是针对党人的法令却绝对是一项创举。也算先帝那不靠谱地经历中少有的几项善政了。”张辽道

  张辽可是可是相当清楚后世的各种回避制度的,也就是,这些制度、法律尽数是脱胎于汉朝的《三互法》。能够延续两千

  请收藏:https://m.aptfon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